1.目光放远,万事皆悲。(钱钟书)
读懂了这句话,其实就看明白了一点:从出生开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走向死亡的过程。所以,得是偶然的,失是必然的;聚是暂时的,散是永恒的。由此,内心就会变得很悲观,红楼中的林黛玉,就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因此,喜散不喜聚,终日哭哭啼啼,非常悲观。
2.未知苦处,不信神佛。(Priest)
明白了这句话,意味着已经饱尝世艰。如果可以选择,还是不明白的好,因为这意味着少吃一些苦,少受一些难。
3.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每当发生各种恶性事件时,新闻评论下面都会出现这句话。如果可以,希望这句话永远不要出现,大家都不明白。当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奢望。
4.人生就像闹钟,可以回到起点。
这句话看上去乐观,其实更多是无奈。当年,认识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就在一个企业工作,从事一个非常小众的行业,干了二十多年。后来,企业破产,他一夜回到解放前。那段时间,他非常焦虑和痛苦,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大,工作又不好找。这种回到起点的感受,还是不明白更好。
5.昨日之深渊,今日之浅谈。(永井荷风)
其实,今日之浅谈,并不能完全抹去昨日之深渊的伤痛。真实的生活不是艺术,不能带上唯美滤镜,隐去灰暗,放大美好。真实的生活中,有不少人经历昨日之深渊,就永远呆在深渊里,再也没有走出来。
6.可以去挖掘人性,但永远别去考验人性。
人性经不起考验,一旦去考验,会看到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它会吞噬无数的东西,令人不寒而栗。
7.战争不决定谁对了,只决定谁留下了。(罗素)
真实的战争,没有主角光环,甚至都没有英雄,只有硝烟、血泪和尸体,还有本能的恐惧,以及无聊、空虚和乏腻。对于国家来说,战争可能有胜负;但对个人来说,战争更多是伤痛,在某种程度上,留下来了,就是最大的胜利。
8.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自然不会有悲痛来袭。(太宰治)
如果可以,一切水到渠成、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换言之,就是没有猛烈的欢喜,也没有悲痛来袭。
9.最不合逻辑的地方,一定埋藏着最深刻的逻辑。(余秋雨)
以色列作家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人类由采集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其实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工作时间更长,人身更不自由,身体因为过于劳累而更快衰老死亡,还产生了各种不平等,出现了食利阶层……对个体而言,这种选择完全不合逻辑。但是,待在采集社会意味着只能养活少数人,而进入农业社会则可以养活更多人,因此,对人类群体来说,这种选择却符合物种进化的逻辑。当今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禽类,是鸡。但99%的鸡都生活在狭小的商品笼子里,几十天就被宰杀——物种的成功,并不一定意味着的个体的幸福,有时候反而是灾难。
10.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东野圭吾)
看过东野圭吾的小说,尤其是《白夜行》,就会明白这句话。当然,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还是不懂更好。
11.一个人的死是一个悲剧,而千百万人的死却仅仅是一串冰冷的数字。(普利策)
媒体报道新闻的时候,如果采用故事会的叙事方式,一个人的死亡,会跌宕起伏,让人深受触动,甚至泪洒衣襟。反之,如果采用通稿方式,那千百人的死亡,可能只是罗列名字,对人们的触动,会小很多。人有时候是感性的,这种感性让我们喜欢听故事,而不太喜欢看数字。所以,两个人经历了同样的事情,会讲故事的那个人永远更受关注。
12.和人接触的时间越长,我就越喜欢狗,狗永远是狗,人有时候不是人!(罗兰夫人)
当罗兰夫人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走上断头台 时候,对人性有了更多的反思。这句话虽然有点极端,但一定程度上,确实讽刺了见风使舵、善变无原则的人,而这种人在现实中并不少见。
13.一个人在城里面砍掉一棵树,人们会批评他破坏环境,毫无公德心;而一个伐木工人在野外放倒一大片森林,却能赢得大家的赞许,被看做是勤劳的好公民。(梭罗)
作为心灵的隐修者,梭罗很早就看破了当时美国都市文化的荒谬,也对物欲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种讽刺,至今震耳发聩,让人深思。
14.人们的世界没有错,错的一定是星空,那种无法跋涉的寒冷,总让深情的人错足。(简媜)
当你读懂了这句话,你就知道了人生的无奈,很多时候,一些无法把控的因素,会让你摔得很惨,却无可奈何,只能像一只小兽,找个角落默默添伤,然后找一些话来安慰自己,甚至是欺骗自己,从而让往后余生可以继续坚强的活下去。
15.如果你丢了一部iPhoneX,你妈妈知道了又给你买了一部iPhone11,你可能还是会很高兴。如果你的对象跟你分手,但是你爱慕已久的女神却跟你表白,你可能还是会不由自主的高兴起来。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害怕失去,而是害怕失去以后没有更好的可以代替。
这话犀利无比,直指人性。人性就像月亮,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读懂了这句话,意味着对人性的阴暗面,已经有感悟或体会。所以,还是一辈子读不懂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