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给我家姐姐电话她没接,我就立马准备赶回家给两姐妹做午饭。
在回去的路上接到侄子的电话,他说带着妹妹去吃拉面了,让我不用回家了。
现在孩子们还没开学,我们搬砖的要正常上班,两姐妹就常常自己在家。
开始我都是中午回去给他们做饭,最近她们迷上了吃牛肉拉面,到午餐时间哥哥(两侄子)就喊她俩一起去吃拉面。
他们兄妹四人要三碗拉面,哥哥与弟弟一人一碗,我家的两姐妹一碗,吃完饭后四人还会各买瓶饮料,然后侄子回他们家,我家的两个回我们家。
四个人对拉面都好像特别的钟情,天天吃都吃不够的样子,四人也成了那个拉面馆的常客。
这个拉面馆是一个兰州拉面馆,记得以前店主是一对回民老夫妻,近几年很少见老人了,换一对年轻的回民夫妻在经营。
他们是老人的儿子与儿媳,典型的回民夫妻,皮肤白皙,高鼻梁大眼睛,男店主常年戴着回民小帽,女店主四季包裹着头巾。
这个拉面馆在我们搬这里时就营业了,算来也有十多年了。相对于周围来来去去,经常易主的饭店,这个小拉面馆却给了我们方便与一些美好的记忆。
拉面馆的经营时间很长,一般会到晚上12点,像我们很多次外出旅行晚回,都会到这里吃个饭再回家。
还有春节期间,对于大城市来说真是冷清,很多店铺饭馆几乎都是关闭的,但是这个拉面馆经常会照常经营。
老公很喜欢面食,更是面馆的常客,每次他也会给男店主拉几句家常,男店主也知道他的喜好与口味。
可能受老公的影响,我们家几个孩子也喜欢拉面,这不也成了那里的常客。四兄妹每天嬉闹着去吃拉面,有时晚上回去我会明知故问她们吃了什么?
两姐妹都是毫不犹豫的回答,牛肉拉面啊!
关于这事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一篇著名的文章《一碗清汤面》,文章讲了一个温情而感人的故事。
一位母亲每年除夕在店主快打烊时带着两个孩子来吃面, 因为贫穷三人只会点一碗面且是最便宜的清汤面。
就这样连续了数年,母子三人与店主也没有过多的交流,但是店主对他们的礼貌及每次悄悄增加面的份量,有一份温情的流动。
这是日本的一个故事,我一直喜欢日本文化,老公很不解。其实我就是喜欢日本的这种传承 、温馨与故事感。
日本很多随意的小店就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多数是子承父业传承着的。日漫与日剧里,主角经常会固定去一家店或居酒屋吃饭、喝酒、聊天。
店主就像是他们的朋友,会了解他们的喜好,偶尔还一起讨论一下人生。我不知道真实的日本是怎样的,但是剧里的这种熟悉感,又不会过多的干预,一切都发生在那个店里,也止于那个店里的关系还是感觉挺好的。
我们的人生不会像小说里或电视里有那么精彩起伏的故事,但是这个面馆一直还在,陪伴了我们与孩子们多年,后面还会有很多年。
再大些时孩子们会离开家,也许会离开这个城市,但是那碗牛肉拉面,我想也会成为他们心里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