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人的一种好习惯,是一种优点。说谁谁是一个很幽默的人,是对他的一种赞美和认可。酷呢?酷是人发自内心的一种向往,相信每个人都期待自己成为很酷的人。今天,和大家聊聊我对幽默和酷的认识。
我看过一篇文章对幽默和酷有着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下面就让我简单的转述一下文章的大意。
汤普森的《流行制造者》一书中定义了幽默和酷,虽然这和全文的主题关系不大,但是非常的有趣,非常值得说道说道。
什么是幽默
柏拉图认为“笑”是我们在表达自己的优越感,比如,我们看到别人跌倒了就会笑,这种笑,是一种嘲笑。当别人跌倒时,我们感觉自己比别人强,出于优越感这时我们就会笑。但是,到了现代嘲笑是一种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现在,我们笑多半是因为别人很有幽默感。
一次,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接受记者采访时讲了一个双关笑话,“我是个福特,不是林肯”。这个笑话的巧妙之处在于,你当他是在说他自己和林肯这两位总统也行,当他是在说平民化的福特汽车和高端品牌林肯汽车也行,大概柏拉图时代的人听不懂这么高级的笑话。
其实,定义幽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为此,专门有美国“幽默研究实验室”。2010年,该研究室的负责人peter McGraw和亚利桑那大学市场学助理教授,给出了通用的幽默理论,幽默是“温和的违反”。可以是违反社会习俗,身份,违反逻辑,什么都行,但注意是要温和的。福特双关语中,总统话题转到汽车这个话题就是一个违反。
用中国话说,就是在一本正经的语境之下突然说一些不正经的话。例如,牛群和冯巩的经典相声《小偷公司》。
冯:你是小偷啊?
牛:您这都是有文化的人,说话这么难听,什么叫“小偷”啊?
冯:那应该叫您?
牛:“掏包的”。
这里牛群说“您这都是有文化的人..”,就是在营造一种特别正经的氛围,然后在说“掏包的”就是在一本正经的语境下加入不正经的内容。这种方法还可以反着用,效果更好。
牛:真正坚持在第一线工作的就我们俩人,
冯:那其他人呢?
牛:都是领导干部。
冯:你们小偷公司还有领导干部?
牛:你这话说的,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干部带了头,小偷有劲头,小偷没领导,肯定偷不好,不是偷的少,就是跑不了.....
冯:对!
用“正经”违反“不正经”是更高明的幽默,在这里牛群小偷公司本来是不正经的,这里他用正经的公司上下级做比喻,就更加的充满了喜剧效果。
但是,违反也是有界限的,那就是不能过了头。就像有一次,相声演员郭德纲和影视演员沙溢同台表演,其中郭德纲居然连续五次开玩笑说沙溢的儿子是他生的,遭到网上的一阵谴责。怎么不正经,由你决定。什么尺度是温和的,由听众决定。
什么是酷
“酷”,是个中文里原来没有的词,直接从英文“cool”音译而来,可能我第一次听说酷这个词的时候是在上小学时候。
什么是酷?长得帅是酷?装备好是酷?还是武艺高强是酷?酷,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这个概念呢?
美国社会学家看来,人的行为的“酷”的意思,是积极正面的反叛— 是“对不合理的主流的一次正当的打破”
汤普森举了一个例子,假如某高中着装要求很严格,只准穿校服。同学们都对这个规定很不满意,敢怒不敢言,但还是乖乖地穿上校服。这个时候如果你违反一下校规,不穿校服,那么你的同学就会认为你很酷。
酷,体现了一种自由独立的精神,一种反抗精神。青少年非常崇拜这种精神,以不服从为荣,这就是为什么实验表明,在有小伙伴看着的情况下,一个中学生开车闯黄灯的可能性会增加一倍。
汤普森说的是美国人心目中的“酷”,那中国人认为的“酷”有什么不同吗?其实几乎是一样的,知乎上有个问题,“你听过的最酷的话是哪句?”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你还年轻,往后站”。在爆炸现场,一名年轻的警员想要进去查看,他的同伴,一位老警员对他说。这里并没有违反什么,但是别人并没有让他那么做,他做了。
第二,一位记者采访一位著名喜剧演员,问“你为什么从事喜剧行业”,喜剧演员回答到;“人们总是嘲笑我,所以我想,去他妈的干脆收他们点钱!”。
这些酷场面的共同特征就是大多数人在这个情况下可能不会这么反应,大多数人会认怂,而我非得按我想的干。
这都是积极主动的表现,有幽默感的人和酷的人,首先都是特别自信的人,他敢于改变当前的局面,让形势受自己的影响。幽默是一切尽在我的掌握,我稍微不正经一下也没关系,酷,是我不愿被你们掌握,你们错了,我要反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