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夜的深处,我常常梦见那片芦苇荡。她如同一幅水墨画,静静地铺展在我记忆的长河中。那里有我小时候纯真的生活印迹。宽阔的襄河平静的河面上,微波荡漾;温情的渡口,小木船轻轻摇荡着,仿佛一遍又一遍总在诉说着那个遥远而古老的故事。
小时候,我家就住在襄河南岸边的一个叫做雷场的小街上。我外婆家就住在襄河北岸。到外婆家去,要翻过一道防洪堤,渡过襄河,穿越那片芦苇荡,再翻过一道防洪堤,绕过一个雷达部队的营地。我七、八岁的时候就能够独立往返于我们家和外婆家,留下的最为突出的印象就是夏秋的时候穿越那片芦苇荡了。
一到夏天,那片芦苇荡就生长得十分茂盛。一条小路从芦苇荡里延伸过去,大约有两、三里地吧。穿越芦苇荡时必须不停地撩开横挡在面前的苇叶,才能通过。微风荡起,苇叶会发出飒飒的声响,特别是秋天,那声音有着极为强烈的萧瑟感,胆小的人会感得害怕,我也会有心悸的感觉。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加快脚步,甚至会跑起来,跑得飞快。
只是我每次经过那片芦苇荡时都和外婆联系在一起。有时妈妈想外婆了,会让我利用星期天去接外婆来我们家住上几天,有时候是外婆来我们家住了几天之后要回去了,妈妈也会让我送外婆回家,然后我再回来。这样,这片芦苇荡也就不是那么可怕了,反而觉得有一点温馨的感觉。
长大后我就离开了家,离开了家乡,去了很远的地方。外婆也被舅舅接到天门城关去居住了。这就很少有机会再走这条路了,很少有机会再去穿越那片芦苇荡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渡口的小船变成了机动船,听说很是热闹了一阵子。再后来,襄河上建起了一座又一座大桥,船停开了,渡口也就只是一个记忆了。然而,渡口和那条小船,特别是那片芦苇荡,却总在我脑海里萦回,总是出现在我的梦境里。

前不久我和我太太带着孙儿孙女趁着暑假回了一趟老家,特地去了“渡口”,而“渡口”也长满了芦苇。渡口也只是一个“梦”了。
梦中的芦苇,她们是那样的纤细,却又那样的坚韧。她们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在低语,又像是在歌唱。月光洒在芦苇上,把她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射到襄河里,随着水波轻轻晃动。
我梦见自己漫步在这片芦苇荡中,脚下是柔软的沙土,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我伸手触摸那些芦苇,她们似乎在告诉我,即使在最寂静的夜晚,生命也在悄然生长,希望也在默默酝酿。
在这片芦苇荡中,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也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我梦见自己坐在河边,看着芦苇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听着河水轻轻拍打着河岸,我的心也随之平静了下来。
芦苇荡啊,我梦中的避风港,我心灵的栖息地。这时候,我没有红尘的羁绊,没有俗世的烦恼,空寂的内心恬适而安宁。
当我从梦中醒来,那份宁静和美好依然在我心中回响,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