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可以结合《提高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几种技巧》一起看
大脑记忆原理:
记忆某一样事物的流程是①大脑识别,自己的无意识或者潜意识会过滤是否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事物上,如果是,观察它的特征颜色行为,闻和听它的气味和声音,记住这些信息,或者采用情绪记忆也可以②新信息压缩,简化,如采用口译中的符号法③新信息组织成有规律的,有序的,有意义的,接着再转化为场景。组织技巧可看我另一篇文章④把新信息和旧信息的联系建立起来,不然新信息这个孤岛是不会被大脑提取的⑤重复记忆,变成短时记忆⑥测试,验证,应用和训练,变成运动记忆,久之成为了潜意识,要小心。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
比喻,顶真,层递,迭音,叠字复叠,对比,反复,反问,反语,设问,排比,夸张,重叠,引用,借代,谐音,歇后,通感。
层递:是把要表达的意思按照大小、多少、高低、轻重、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递增或递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谤议於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顶真: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迭音:迭音词具有描摹事物的形状色彩气味和声音能力,表达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比如蜜蜂嗡嗡地闹着,绿油油呈现绿而光润,甜丝丝表示淡淡甜味,长江滚滚来。淅淅沥沥的雨声,。吞长江,浩浩荡荡,浩字舌位低,开口度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这首千古绝唱与注重声律的运用是分不开的,一是它迭音词的特点是同音相叠,既双声又迭韵,二是它注意声律的平仄。
迭音词的用法见http://www.ixueshu.com/document/2486432b794df05f318947a18e7f9386.html
镶嵌:
(一)镶字,指在词语中插进别的词以延长音节或强调语意,以镶加虚字和数字最为常见:七颠八倒,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二)嵌字,指将一句话或一组相关的词语分散插入不同的语句之中,使隐晦曲折,精巧风趣,发人深思。
如:“愿把春情寄落花,随风冉冉到天涯;君能识破风兮句,去妇当归卖酒家。”“当炉卓女艳如花,不记琴心未有涯;负却今宵花底句,卿须怜我尚无家。”这是戏曲《望江亭》里谭记儿和白士中邂逅相识,互吐衷情时的吟诗。前一首是谭的,镶在每句句首的一个字是其真意,合起来是“愿随君去”;后一首是白的,其真情也镶在每一句的头一个字,合起来是“当不负卿”。又如《西游记》中:“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官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将数词十至一依次嵌入诗句中,很有新意,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的月明静夜图。
(三)拼字是指将联合词组中的两个词或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分开来间错使用。如:“郑夫人左思右量,两个难舍。”“左右”与“思量”组成“左思右量”,形成仄平仄平对称的音节。
在这里,镶嵌是指用两个双音节合成词或一个双音节合成词和两个单音节词或一个短语与多个字穿插起来,从而构成一个短语的语法手段,起到构语的作用。其实,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作为辞格的镶字和拼字。
镶嵌作为汉语特有的组合短语的语法手段,反映了汉语的特殊性。汉民族在使用语言时,特别是成语,有一种四音节倾向,不足四音节的,往往要补足四音节。汉民族对这种平衡对称的四音节结构情有独钟。四音节能够很好地传达思想,并能加强语义。另外,四字格的内部结构稳定而又富于声韵上的变化,2+2的音节结构两两对称,音韵和谐,极易产生抑扬顿挫的音节效果,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如《新儿女英雄传》中:“她拉着小梅告诉:‘那天碰上敌人,包袱在洼里丢了,跑了两天两夜,不知道怎么糊里糊涂地又转回去了,包袱还撂在哪儿呢。’”“糊里糊涂”本是“糊涂”,但为了延长语音,构成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四字格,习惯上嵌入并不表实在意义的“糊里”。又如《诗·小雅》中:“优哉游哉,亦是庚矣。”“优游”原是一个词,意思是悠闲自得,镶入两个“哉”字,变成四个音节,念起来更显其悠闲自得之状。另有成语“堂而皇之”“堂哉皇哉”“诚心诚意”“有根有据”“无穷无尽”“一干二净”“不尴不尬”等等。这些四字短语从形成到最终成为定型的成语,因有其特定的含义,不能望文生义,所以就很少再使用它原来的形式。如:我们常说“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很少说“堂皇”了;多说“有根有据”,很少说“有根据”了;常说“无穷无尽”,很少说“无穷尽”了;常说“山重水复”,几乎不说“山水重复”了等等。本来运用两个双音节合成词就能直接组成短语,为什么要互相穿插,形成另一种结构的短语呢?笔者认为,这归因于汉民族喜好对称均衡的模式。
修辞手法的书:见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5933167/
修辞手法的应用:记忆。
下面是摘自http://www.fuzonghyn.com/ztnews/wn10vwp0pv1xvozusw2suvtr.html
记忆术原本属于修辞学的一部分,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古希腊时期雄辩者用来增进记忆力的技巧,演说者凭记忆术可以做到把长篇演讲辞背得一字不漏。后来,记忆术随着修辞学传入欧洲,古圣先贤定下的那些锻炼记忆的要则,一直流传到今天。
所谓修辞,字面理解,就是修饰词语,以提高表达效果。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夸张,对丈,拟人,排比。
比喻:
怎样把比喻修辞的规律用于高效记忆方面呢?为了记忆抽象的数字、符号、字母,人们往往“象形取义”,运用各类能体现其特点的“形象代词”来记忆。做个联想、想象练习: 数字“8”,可联想到葫芦。再做个联想、想象练习: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0,一方大沙漠;1,直的孤烟;1,远去的长河;0,圆圆的落日。圆通过比喻,我们已经把很美的古诗句转化为一个二进制数据!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描述,可以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化,提高记忆效果。记忆是凭借思维、观察与想象来完成的,想象的翅膀是运用大脑中的“内部语言"或“内部形象”来支配的,它完全可以不受修辞要求的限制而任意驰骋,从而达到高效记忆的效果。
谐音: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谐音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在汉语中表现更为突出。谐音增强记忆的奥秘在于,按照相似联想规律,通过谐音现象产生“义差”、“象差”,进而把枯操无味的、不熟悉的材料,转化替代为形象生动有趣的、熟悉的材料。
所谓“义差”,是指两个材料在意义上的差别;所谓“象差”,是指两个材料所能产生的物象、表象或心象的差别。
比如加拿大的镍、银、锌等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记为:加拿大“捏人心”。
物理公式:W=ITU;大不了(W),等着(=)挨(I)踢(T)吆(U
顶真/层递: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接触许许多多的概念,有些概念或是基本的知识点,或是基本的知识框架,把这些概念知识从整体上加以系统化组合、编码,用链条穿起,就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了。
下次有空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