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家之后,觉得身在北方这些年,冬天不是冬天,春天不是春天,因为没有相同的景象,没有相似的人,没有心灵的契合点。
读大学之前走过很多城市,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扬州,但都是南方,因此对被北方无比憧憬。
第一次到烟台,深夜十二点,被眼前的景象吓到。
刚出车站,就被拉客的人围得水泄不通,“天气冷了,住酒店吗?”,“去哪里,打车吗?”一面不耐烦的拒绝,一面快步挤出拥挤的人海。
坑坑洼洼的大道,坐车上有明显的颠簸,随着微风四处起伏的白色垃圾,这就是烟台,那个百度里说全国宜居的小城?那一刻竟想哭出来。就好像儿时十一月就想象好春节新衣裳的样子,经过了两个月满怀欣喜地期待,大年初一见到新衣裳时却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巨大的落差下伤心地嚎啕大哭。
我住进简陋的旅馆,客房中间有狭小的走廊,昏暗的灯光,过道里混合着劣质香烟和长期卫生打扫不净的酸臭味,多人轮番使用的洗漱间。异乡感油然而生,因为讨厌睡在旅馆发着消毒水味的的床上,我把自己蜷缩成面积最小,在疲惫和失落中闭目睡去。
来烟台的第一年,非常的想念家,想念祖父母。在深夜里睡不着觉,于是在百度上疯狂的搜索故乡的景点,发誓以后一定要把故乡的景点一一走过,把故乡的每一处都刻在心里。
想到自己当初来北方的理由,不禁觉得可笑。我笑南方的雪太小家子气,喜欢北方大气磅礴的雪和天地银装素裹的样子,但我没有勇气去东北三省,于是选择烟台。每天夜里疯狂的想念和充满悔意的眼泪让我明白故乡是无法替代的,不是因为它有一片我向往的海和大气磅礴的雪,我就会成为它虔诚的信徒。
我开始迫切的希望离开。午睡时常从梦中惊醒,梦见自己插上翅膀飞去南方。想到这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祖父母苍老的面容就浮现在我眼前,深深地自责感围绕着我,我开始脆弱的掉眼泪。
记得我当初离开家的那天,祖父嘱咐我:孩子啊,爷爷希望你走得远,是希望你有远大的志向和前途。可是家里的孩子只有你一个人走的最远,爷爷心里就只牵挂你了。
我觉得自己是不孝的。没有考虑祖父母的年纪已经很高了,我没有尽我所能的陪伴在他们身边。每次在学校过节的时候,都觉得很孤单,没有祖父母忙碌的身影就是没有仪式感的节日。
清明时节看不见祖父采摘回家的映山红养在后院的旧水缸里,祖母把杨柳,艾叶插在大门前,再取一些柳叶别再我们的衣服上。端午节前夕,祖父母总是会忙到深夜,他们自己把糯米打制黏糊状再切成一块块的糍粑,祖父母都是裹粽子的好手,一片片的芦苇叶在他们手里变成了精巧的粽子又变成我们的美食。
离家后的年年春夏,我只能掐着日历上的时节,去想想故乡的春花烂漫,藕香鱼肥,想念祖父母和我一起度过的岁月。
在老师办公室值班,正是午饭过后,空调在吹着凉风,老师在核查学生作业,敲打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我陷入了沉思,觉得教师这份工作真的很好,虽然平凡却很安定,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我想我应该像教师这份工作一样,有安定平淡这份因素。我想有平淡轻松的生活,读一个本地大学,再也不挣开祖父母的约束,像其它普通人一样,放假回家,依偎在祖父母的怀抱里,在学习之余感受家庭的温暖。
回家,别人也许只需几个小时,而我却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这一刻我向往平凡安定,我希望我是一名在离家一百公里内工作的老师。如果可以触手可及,又何必跋山涉水,我悔恨的泪水悄悄流了下来。
在烟台过了整整一年,发现这里春天来得非常迟,一年有近六个月都没有绿叶。十一月树叶全部凋零,直到四月初才有些许绿叶长出来。我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在寻找故乡的影子,这里只有四五月的国槐但不开花,故乡三月洋槐叶早已青翠欲滴,花香甜蜜蜜的,路过国槐树我都会采一片叶子攥在手里,我攥在手里的是我深深的思乡之情啊!
可我无法找到相似的一寸土地、一缕阳光让我觉得似曾相识,陌生和孤独感越来越重。
终于等到回家那天,不知道满腔的欣喜怎么表达,我归心似箭,路途虽然遥远,但途经的每个城市都让我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回家的路啊,高铁驶入南京时,我看见连绵蜿蜒的绿色山丘,宽阔茂密的稻田,不禁感叹这是南方啊!也许不在年轻的时候感受过一次独在异乡和山水迢迢,就不会明白故乡的含义。
年轻的时候,我们有自行其是的勇敢和不计后果的青涩,我们更像桀骜不驯的野马,总想冲出父母的庇护,去外面闯一闯。
我为了满足自己心里朦胧或强烈的渴望,譬如我因为读过的一篇动容的文章,而不远万里去故事的背景城市生活。
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想用年轻、自由、初生牛犊不怕虎来标榜我们的青春。我还是想去远方看看,至少等我老了,还能和我的老友吹嘘:“我和你们可不一样,我年轻的时候,去过一碧千里的草原,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爬过直入云霄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