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咖啡馆成为了文艺青年心中的圣地,问一些女性未来的梦想是的梦什么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到某个小镇,开一间咖啡馆,看看书“这样的声音。这个看似不高想实际上很难实现。对于这些梦想的人来说,咖啡馆实际上只是一个背景,真正的主角是她这个在咖啡馆看书的女老板。
豆瓣是个很有文艺范的社区。蚊二妞(网名)是一名年轻公务员,2011年1月,她在豆瓣网“吃喝玩乐在北京”小组上发了一个帖子,题为《我们用2000块钱来开咖啡馆吧》。没有豪华装修,没有特色餐饮,仅仅凭借“创意+民主制度+彼此信任的团队”,“很多人的咖啡馆”开业了。78人中竞选出5人成立董事会,此外再选出一名店长专职日常经营。实际上很多股东都是玩票性质,是为了满足自己做一家咖啡店老板的心愿。后来在这个模式下诞生了北京以创业为主题的“车库咖啡”,众多天使投资人一起开的咖啡店。
这种形式实际上并不能满足众多小资的浪漫情怀,因为开咖啡馆不是目的,到处走走,偶尔停留,交交朋友的状态才是。蚊二妞们的咖啡馆和其他咖啡馆唯一不同的就是股东多了。如果想到丽江停留,是不是也要凑几个人到丽江去盘一家店子呢?
那么最理想的状态是怎样的呢?不要冒太大的经济风险,不要担心店经营的好坏,走到到哪里都有。。。。。。!实际上,大多数小资只是希望体验一下浪漫,希望能够融入当地,留下一点痕迹而不是作为一个匆匆过客,咖啡店只是一个载体,做老板是个状态和角色。
基于以上的需求,我们开始设计满足她们需求的产品。首先是基础载体,必须要有众多的类似咖啡馆、茶馆这样阳春白雪的店铺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首先这样的店铺从产权入手是不可能的,投资建设这样的连锁咖啡厅是不现实的。只有从经营权层面想办法,就是从和现有咖啡厅合作,在店铺经营权上寻找途径。运营整个店铺也是困难的,无论是某个小资还是一个联合组织,为了满足当老板的愿望去承包咖啡厅的经营,那么你面对的不是浪漫而是烦恼。所以,只能通过和现有店主的合作来满足小资们的愿望。固定长期的经营也不是选项,停留而不是羁绊,自由才是追求,停留是自由的一种形态。
对于现有的咖啡馆经营者来说,特别需要新的元素注入到店铺中,以提升店铺对目标群体的魅力。对于本地咖啡馆社群来说,他们需要新鲜的文化和成员,需要交流和碰撞的契机和氛围。无论是开放式的店铺,还是小资情调的装潢,咖啡馆本来就有沙龙式的社交平台的意味。但是,咖啡馆成为商务会面和情侣约会的场所,而弱关系社交的功能完全弱化是普遍现象,更不要说那些以包厢为主的茶馆了。要提升现有咖啡厅的业绩,一个普适性的策略就是导入激活咖啡厅的弱关系社交。
我们设计这样一个模式。首先征集各地有品位的咖啡馆组成一个虚拟合作联盟,所有咖啡店都统一植入一个模块,就叫“豆角”吧。有咖啡馆梦的小资们交纳一定的会费即可成为股东会员。“豆角”是一个开放空间,个人股东会员通过预约,交纳租金就可以入驻豆角,成为“豆角”的老板,在“豆角”,老板可以展示销售和原咖啡厅不冲突的产品,如自己的手工艺术作品、书籍、音乐,也可以和咖啡厅老板共同合作举办讲座、沙龙等活动。“豆角”在这个阶段就是店中店,在空间、客户上和原咖啡厅共享。而原咖啡厅则借助这个“豆角”不断的导入新的文化元素,和“豆角”老板双赢。当然,一个“豆角”在一个时段不一定要限定一个老板,可以几个老板一起经营。
在服务支撑上,需要一个平台,提供“豆角”预约、豆角活动通知、报名、支付等O2O些没有一技之长的会服务,聚合移动社区会员交流。平台还可以进一步提供“豆角”经营产品以及培训,帮助那员可以顺利的开展业务,却不需要承担太大的经济风险。平台还可以设计成为股东会员之间众筹创业的平台,某股东会员要经营某个产品,但是资金不够,可以发起众筹,认购的股东会员可以在这个项目中参股。
当然,这个框架只是一个理论逻辑,具体操作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例如,一般会员和股东会员之间的区别;股东会员是否可以退出,如何退出?股东会员在没有经营,是否可以获得收益?股东会员之间是否可以动用创业基金?咖啡馆老板是否还需要为临时进驻的“豆角”老板提供惬意的住宿服务环境?平台为“豆角”老板提供的产品是否可以退货等等问题。
当有那么一天,你在机场看到有那么一群人,拉着“豆角”专用行李箱,你就知道,有人在奔向自己的理想地,也许你也有自己的咖啡馆之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