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是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中指出,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一、打造“银龄科普小课堂”。“银龄行动”率先从智力援助开始,老年知识分子是宝贵财富,积极开发老年人才智力资源,充分发挥其专长为社会再作贡献,是实现老有所为的积极探索和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拓展智力援助。要广泛动员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等领域的老年知识分子参与,把“银龄行动”融入东西部协作和省域内区域协调发展,引导老年知识分子助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贯通“银龄行动”各环节,构建供给和需求反馈机制,推动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
二、推动“银龄扩面增新效”。对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渠道不够通畅、志愿服务供需不匹配的情况,鼓励各地搭建“银龄行动”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银龄行动”服务模式,实现“银龄行动”供需网上办理。充分利用老年人原单位、所在社区的有利条件,为有意愿参与“银龄行动”的老年人提供机会。培育壮大“银龄行动”队伍,组建全国“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各地可按需设立本级“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
三、推进“银龄活动长效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一是要完善老年志愿服务发展的政策。政策制度是保障老年人顺利参与志愿服务的基本前提。针对解决服务活动不够规范、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突出问题,增强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要明确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权利和内容,保护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权利。要推出更多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用具体可行的政策引导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要建立健全老年志愿服务激励表彰和保险保障等制度,明确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权益保障。二是要完善老年志愿服务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要强化老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做好注册认证、志愿服务记录和证明出具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