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堂写作课》第十七、十八讲
叙述文所以要把过去现在化,不但为了想省去每句的“已”“曾”“了”等表明过去的字眼,避免重复,实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我们写作文章,原是假想有读者,以读者为对象的。叙述文的目的无非要把事物的经过、变化传述给读者知道。
第十七讲说的是,我们写叙述文,通常写的都是已经发生过了的事,是过去的事,那么按照前面所说的,我们便必须要用过去的语气来写,但写作不是只考虑记录,而是要考虑读者的感观的。
读者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通常是不太感兴趣的,特别是作者已经熟知结果,然后生硬的写过程的文章,实在是很难接受,觉得不新鲜,没有意思。
所以我们写作的时候,即使已经知道结果,也要和读者站在同一个视角,把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再发生一次,用现在时来写,这样才能更吸引读者。就比如施耐庵写《水浒》,本是几百年前的事,但他写出来的却好像正在现场观看武松打虎,那自然是生动无比,读者也爱看。
不过这个道理在现代,似乎已经是人人都懂的了,在此便不再赘述了。
第十八讲 观点的一致与移动
所谓推移,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观点的移动。作者的眼睛或心意,好比照相机的镜头,是可以任意转动,更换方面的。
此是说我们在看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看到许多角度,我们的观点也便会随着视角的变化而变化。一个景色当中,有山、水和树林,我们看到山的时候便想写山,看到水的时候又想写水,走进了树林,自然也想刻画一番,此为观点的移动。
作者的观点,在可能范围内,须叫它一致。如果移动得太厉害,那么,在复杂的记述或叙述里面,就会头绪纷乱,弄不清楚。
我们看见山的时候,便把山描写透彻了,再去写水,把水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了,再去写树林,切忌写完了山、水、树林之后,觉得自己没写够,又反过头来接下去写一遍山、水、树林,这样写便会使读者都读不明白。
一件事情,可以从各方面来叙述。例如叙述甲乙二人打架,说:“甲向乙讨债,乙说没有钱,还不出,甲骂乙不守信义,乙也还骂,于是两个人就打拢来了。”这段叙述里,第一句就甲方面说,第二句就乙方面说,第三句再就甲方面说,第四句再就乙方面说,这也是一种推移。(第一段)
记述文是写述光景的,光景都在作者眼前,要使头绪清楚,只有把同类的事项归并了来写,使每段的观点得以统一。叙述文是述经过、变化的,性质比较复杂,同样一件事往往可以用几个观点来写。例如上面的甲乙二人打架的事件,把观点放在甲的方面或者乙的方面都可以叙述的。
“甲向乙讨债,听见乙说‘没有钱,还不出’,就骂他‘不守信义’,因为乙也还骂,结果和乙打拢来了。”(观点放在甲的方面)
“乙对向他讨债的甲说‘没有钱,还不出’,被甲骂说‘不守信义’,就也还骂,结果和甲打拢来了。”(观点放在乙的方面)
在复杂的叙述文里,一定要把观点放在一方面,强求一致,对于事件的表现也许不方便。例如一个人的心理上的变化经过,在别方面是无法表现的。观点原可以移动,但不要无意义地移动。
这就好比视角,我们只需注意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所看、所想、所感受,却不能去体味到场景中其他人的所看、所想、所感受,最多可以“我”的角度去猜测,或者观察到客观发生的事情,却不能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从我想:某某某事,忽然跳到,这时旁人正在想:某某某事。这样写容易让读者出戏,且文章看起来比较凌乱。
其实要写出他人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描述他的动作。例如,我想:这人这样说话,岂不是要伤了XX的心?我朝XX看过去,果然他的手紧紧的握住了拳头,胸口重重的一起一伏,正咬牙切齿的盯着这人,我猜,如果我再不做声,XX就要“拳打镇关西”了。
这个时候便是站在我的角度去写,去想,这时如果去写XX的心理活动,便是非常不妥的一件事了。
全书进行到这,已经让我觉得夏丏尊先生和叶圣陶先生实在是写得详细,从方方面面都去为读者考虑,周到又详实。他们的这本书适合几乎所有写作阶段的读者,是一本经典的好书,不枉我翻出来仔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