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黑天鹅》,很吃力,前面认真看了,后面翻阅看完。
小时候是无知的,头顶的天空县城那么大,
稍大点空间大了,延伸到省内,
更大的时候到省外,
现在有点阅历、通过阅读,世界广阔了,认知穿越时空,认识到世界广袤,也越来越感悟到个人之渺小,认知到自己的无知。
通过阅读,知道自己欠缺的越多,也越来越认识到通过观察或经验获得的知识具有严重的局限性和脆弱性。
这便是“黑天鹅”现象吧。
1. 黑天鹅事件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黑天鹅”曾经是他们言谈和写作中的惯用词,用来指不可能存在事物,但当第一只黑天鹅出现时,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奔溃了。
黑天鹅代表不可预测的重大私有事件,它们常常带来意料之外的重大冲击。但人们总是视而不见,并习惯于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和不堪一击的信念来解释它们,最终被现实击溃。
借鉴黑天鹅事件的思想,如果想知道一位朋友的脾气、道德水平和优雅程度,需要在严峻的环境考验下,而不是在玫瑰色的日常生活中观察他。
在严峻环境中,个体表现出真我。
黑天鹅事件具有不可预测,影响重大,事后可解释性。
2. 忽视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现实生活中,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我也是,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
我们依赖个人经验,外部的信息,沉淀的知识,看到了经过美化的东西和柏拉图式的简化东西,形成个人知识体系,而忽视了看不到的那一面,忽视随机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
这就解释了我们看不见黑天鹅现象的原因:我们为已经发生的事担忧,而不是为那些可能发生却实际上没有发生的事。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黑天鹅事件会发生,而我们却无法从中学习,因为没有发生的黑天鹅现象太抽象了。
可惜,现存的人天性不愿理解抽象事物,我们需要具体背景。
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抽象事物。
我们尊重发生的事,忽视本来可能发生的事。
也就是说,我们天生肤浅,却浑然不知。
这不是心理学问题,它来自信息的主要特性。
就如人们很难看到月亮的阴面,照亮它是需要花费能量的。
照亮没有被看到的事物既费力又劳神。
3. 照亮未来
未来已来,在文明、技术、制度、知识与权力等各个维度,都有可能继续出现“黑天鹅”式的变化。
世界在以很难预测的轨迹往前发展。
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
怎样预防黑天鹅事件为我们带来负面影响:
1)我们需要用极度开放的思想去理解已经发生的一切,用足够多的信息去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
2)将回顾和前瞻分清,将预防与治疗分开,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虽然预防只能得到很少的奖赏。
3)时代呼吁具备纯粹感的人,需要将自己的观点付诸行动,并且绝不会因为“冒犯”或打扰其他人而做出丝毫妥协,特立独行。
4)呼吁创新者少依赖自上而下的计划,而尽可能在机会来临时反复尝试和辨认机会。
5)承认自己的无知,包容多元文化的存在,多尝试。
在这个精细化分工,极度依赖合作的社会,
个体是组织的起点,个体的创新促成群体的创新,
我们在强调集成、整合的同时,我们也应鼓励特立独行,不惧怕特立独行的结果。
个体独立,集成创新,照亮未来。
4. 写给自己
人们喜欢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因为艺术品本身,还为了使自己感到属于某个群体。
人们模仿,通过模仿,人们彼此靠近了,靠近了其他模仿者,这能使人们远离孤独。
阅读的时光注定是孤独的,兴许这一生也是孤独的,享受孤独的过程。
随着年岁的增长,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和书,
书架上也有越来越多的还没读的书,这让我产生紧迫感。
知道的越多,未读的书占据的书架空间也越大,
知道的越多,越感觉自己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