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链接
二、大纲图
三、写小结
从这篇爆文里我知道了“空心病”的起源,背后竟然是北大清华的高知父母培养出的抑郁孩子,而且这个比例高达40%。
根据北大精神科医生徐凯文的调查,这种情况已经非常普遍。
一旦孩子成为“空心人”,就没有治愈恢复的希望!
孩子为何会成为“空心人”?鸡娃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就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我看完之后,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一直在反思:
虽然内卷加剧了鸡娃,但选择权在家长自己手上;
到底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决定权也在家长手上;
不要让孩子复制父母的人生,行动权同样在家长手上。
不要被所谓的社会成功学迷失了双眼:
君不见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在小红书当网红,早早躺平贩卖知识焦虑;
君不见孩子毫不领情父母的苦心付出,早早躺平,放弃人生追求;
君不见择校是外因,父母从来都没有因为这个动机而能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作者通过大量案例和自身的亲身经历告诉父母要向内寻光,为人父母全靠自己领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鸡娃的怪圈里解放出来,回到“培养一个幸福的人”这个正确的命题上来,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自驱力,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四、拆解笔记
这篇爆文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大量故事的合理剪裁,围绕全文核心精心布局;
同时始终贯穿读者思维,每隔一段就会写一个让读者继续往下看的理由,到最后揭晓答案,让读者恍然大悟。
作者并没有贩卖焦虑,而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告诉读者:
鸡不了娃,没什么大不了;接受自己和孩子都是平凡人,更没什么大不了!
拆选题
鸡娃永远是个热门话题,但本文作者另辟蹊径、独具慧眼,从大众关注的北大清华父母如何培养下一代入手,告诉读者全民鸡娃,高知父母也无一幸免!
这样,从开头就一下子缩短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更避免了落入俗套,让读者审美疲劳!!
拆标题
一句话概括全文精华内容,用故事+人物+观点的方式踩中社会热点话题,自带吸睛效应!
拆框架
结构:总分总+递进式
模板:故事+观点
大纲:
核心论点——鸡娃等于培养空心人
分论点:
观念:父母从生活细节上鸡娃
挑战:父母在学习过程中鸡娃
评价:公立私立都一样——鸡娃引发的悲剧
觉悟:外因不重要,内因最重要——唤醒孩子的自驱力
重点:暖心读者——天下父母不容易,鸡娃从来不重要
拆开头
直接与大标题衔接,开门见山引入鸡娃话题——“空心病”引发的故事,给出作者自己的感悟,开启下文;
同时让读者带着问题往下读: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空心病”呢?高知爹妈为何会培养出空心小孩呢?
这像不像一场茶话会的开场白?作者还在旁白:当父母的学问是学不到的,都是悟到的!
拆结尾
呼应大标题和开头,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呼吁读者行动起来,走出鸡娃的怪圈!
就像茶话会的结束语,作者表明态度:看什么书上什么课学什么专家语录都未必好使,最后全凭自己领悟!
拆素材——重点
【第一小节】父母观念与行动的不一致是空心病孩子产生的根源
故事1:孩子的幸福权不在于吃穿不缺
故事2:孩子的选择权不在于吃饭随便
故事3:孩子的隐私权不在于随意进房门
不要命——躺平——自杀未遂
重点分析最后一个案例产生的原因:
父母成长时,没有隐私权;
孩子成长时,有强烈的隐私感,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第二小节】父母鸡娃的根本原因是时代不同,学业要求不同,但父母未能同步成长
故事1:博导的孩子不上学——价值观:父母太单纯,孩子太混乱
故事2:北大教授的孩子不写作业——两代人底限的冲突
故事3:妈妈考托福败北——现在的学业难度大
徐凯文引出的故事和评价——北大教授躺平有底线——孩子妈妈考托福
重点阐述第二个故事,有完整的起承转合,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对话,极具画面感。
分析第二个案例产生的原因:时代不同,现在的孩子面临的学业压力大,但又得不到父母理解!
第三个案例是为第二个案例服务的,就像大故事套小故事,给了读者一个继续往下看的理由!
【第三小节】评价——公立私立都一样,学霸也是“空心人”
典型案例:学霸压力过大,最后自杀
与上面两个小节不同的是,这一小节切换视角,从国际学校选取抓眼球的负面典型,说明让孩子复制父母的人生是个悲剧!
本节重点剖析“空心人”现象背后产生的根本原因,抛出大量事实论证观点,但没有展开详细论述,彰显出作者取材时,始终考虑读者需要!
一直讲故事会引起连锁反应,深度分析才会让读者信服——又一个让读者往下读的“绣球”!
【第四小节】觉悟——培养孩子的自驱力是根本
故事1:婆媳分歧——学习是爱好,不是负担
故事2:孩子打网球——有兴趣就有自驱力
故事3:妈妈自己顶不住——择校是外因
本小节与上面三个小节最大的不同是作者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通过自己和身边人的真实经历,说明培养孩子在于唤醒内驱力,别的都是外因。
最能打动读者的还是平常生活中的场景,上面那些高高在上的爹妈虽然有说明力,但不如讲作者自己的故事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怎能不往下看呢?
【第五小节】重点——天下父母不容易
考虑到本文很长,但读者一路刷到结尾时,作者与读者产生共鸣,以暖心加号召的方式告诉读者:为人父母者只能靠自己领悟,学会向内寻光,鸡不了娃,也别为难自己!
拆金句
高期待父母揠苗助长
仿写:完美人设的孩子只会重蹈覆辙
小孩是个普娃,他写作业就是费妈,鸡也鸡不动,不如放自己一马
仿写:学霸不是神娃,他刷题就是拼命,刷也刷不完,不如放自己一马
当父母的学问是学不到的,都是悟到的
仿写:孩子的人生是克隆不了的,都是自己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