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钟,我先是用电热壶烧着开水,用养生锅煮红枣麦片粥,电压力锅内放上昨晚发好的杂粮面饼,燃气炉子煮上了玉米,顺便蒸上了红薯,鸡蛋;接着削去藕皮,另一只锅内放上清水煮藕片。功夫不大,便和先生一起享用丰富的早餐了。一边吃着,一边想起了小时候的早饭…….
我老家在豫北农村。我大约5、6岁的样子,也是深秋,父母亲天不亮就起床了。母亲在屋内和面,擀饼,父亲则蹲在房外的棚子下烧地火,往炉堂里塞进去玉米杆、根等耐烧些的柴,每加一次柴,烟雾就从炉堂和后面烟道里浓浓的冒出。锅里煮上玉米丝红薯稀饭。旁边是三块半拉砖头撑起的鏊,在鏊下面烧上麦秸火,母亲擀好了面饼,放在鏊上,开始烙玉米面饼子,只见母亲手上拿着像箭样的长条铲子,烙着翻着,只一会就出现了好看的花纹。再等会,会看到面饼开裂了。先是裂着一条小缝,随着时间的延长,小缝会变成大缝,面饼由一个大大的圆型,变成不规则的两大块,再变成好几个小块。父亲同时负责两个锅的火。烙饼子一定是要烧麦秸的,它的火力小,不至于把饼子烙糊了,麦秸燃烧时间极短,需要不停地续接。小小的我和妹妹也没有闲着,不时取回麦秸,玉米杆等,递给父亲。那些变成小块的饼子总是先熟的,母亲便把小块饼不时塞入我和妹妹的嘴里。
后来,我稍大一些了,记得是过大年初一,不知父母何时起的床,我和妹妹醒来时,床边的棉衣上早早地罩上了新外套,穿好衣服,就看到父亲盘好的一大盆饺子馅,有力的大手上明晃晃的,还把手指放在嘴里吮吸下,点着头。随后我和妹妹就加入进来,我擀皮,妹妹向煤火里传柴,烟气即刻弥漫在小小的屋子里。呛得我们姐妹俩咳着。父母亲包饺子,无论我的皮擀得什么形状,他们手中的饺子全是元宝形的。父亲嗓子很好,手上忙着活计,口里唱着“太阳出来照四方……”曲高音亮,小小的房间好像真被太阳光照亮了许多。终于吃上饺子了。饺子里面有肉,更多是肥猪肉经炼制后的油渣渣。父亲在炼油时,不让油出得太多,所以饺子更香些。其实,在前一天炼油时,我和妹妹已过足了隐,父亲把油渣捞出后,趁热伴上糖,那叫一个香甜。
时间过得飞快,如今40多年过去了。父母和妹妹离开了老家,在陕西扎下了根。我工作生活在中原油田,住在楼房里,享用着各种电气带来的便利。一个人一会便可搞定好几样早餐。有时不想做了,或是时间来不及,在床上就可以下个定单,外卖小哥短时间内会把想吃的东西送到家门口。很快还能用上物联网,生活将更加智能化。感谢这个时代,我们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