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津行(3)

        说要早起,还是睡到自然醒,出发去杨柳青镇已经8点半,正是上班高峰期。

        按照张老师隔夜做好的功课,从旅馆附近的小营口站乘公交到佟楼,再转175路直达杨柳青古镇,费时一个半小时。据说自驾车只要二十分钟,路线并不是太远,但是咨询旅馆里的工作人员,都说很远,其实,她们从未去过,也不知道木刻年画,这真让人觉得纳闷:难道她们都不关心身边的文化遗产?

        杨柳青镇是个千年古镇,历史上商贾云集,经济发达,曾被称为"小天津卫"。杨柳青镇东侧有条运河,叫御河,猜想皇帝老儿出游江南是从京城通过这段运河往苏杭进发,因之而得名。

        著名的石家大院就在杨柳青镇上,它原为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仕的住宅。石家原藉山东,以漕运为业,自清乾隆年间定居杨柳青后,逐渐发展成为津西首富。清道光年间石家析产四门,现存的石家大院为第四门"尊美堂"宅院,其余三门老宅已经不在。

        石家大院规模宏大,被誉为"华北第一宅、天津第一家。"1991年,天津杨柳青博物馆在石家大院的馆舍内成立。

        书房、花厅、戏楼、垂花门、卧室、花园、水局⋯⋯穿梭在石家大院里,不仅欣赏到四合连套,院中有院,环环紧扣的建筑风格,也见识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令人欣喜的是遇到了杨柳青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霍庆有先生,他是霍家木版年画的第五代传人。知道我们来自苏州,老先生非常兴奋,在他的工作室里与我们热络地聊开了。南桃北柳,说的就是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

        虽然杨柳青是个古镇,但是除了石家大院,很少见到别的老建筑。据当地人介绍,老房子陆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富丽堂皇的仿古建筑群。

          无意间,我们闯进一个充满文气又雅致的地方,发现是个饭店,脚步暂时打住。才两天没吃到米饭,心里惦念得厉害。点了三个菜,每人一小碗米饭,本以为差不多了,哪知道上来的菜都是满满一大盆,无论怎么努力也吃不完。出门在外,又不能打包回去,平时提倡光盘的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剩菜被服务员收拾掉。

          返程的时候,直接去了人民公园,买下当天晚上的相声专场演出票。

        朋友说,到天津应该去听场相声。我们去了,而且还是前排中间的绝佳位子。但是就相声的内容而言,真的不敢恭维,要么枯燥乏味,要么庸俗不堪。

        十点钟,演出结束,注定今晚又要晚睡。幸亏明天没什么安排,可以继续睡到自然醒。


两个人的早餐,总共9元钱,味道还不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古镇就在运河边。图片发自简书App


新建的门楼。图片发自简书App


与标志物合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走进石家大院。图片发自简书App


高大上的戏楼。图片发自简书App


院中有院,串联起来。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霍先生工作室。图片发自简书App


午餐,浪费一半。图片发自简书App


寻古探幽。图片发自简书App


新造的仿古建筑。 图片发自简书App


购买年画,留作纪念。图片发自简书App


观看相声表演。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