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的,因为居于高处,
如果在山下,只是平常人呢?
濛濛的雾气笼罩着,氤氲缭绕遮掩了远处的天空,一栋栋建筑此时就像托在了云中一般。
想起在山中居住的那十年,前面是灞 河,后面是白鹿原,西边是汉家陵园,再往东走,蒋村中间那个院里长着几根竹子的是陈忠实的故居。那时在这样的雾天里,同学少年并不寂寞。
如果是春天,我们会沿着山路在樱桃谷里逛,然而这是秋天,我们便约了同学到原上路边的西张坡打秋风,顺路寻访山里的野柿子,赶上饭点就吃在农家乐里,野兔蘑菇野鸡都有。
在那里读了四年的本科,三年的硕士,三年的博士,逐渐成了半个乡党,也跟当地熟了,在饭店可以签单,如果凑巧身上没有带钱,许多的水果也可以先拿回来的。
一方水土一方人,成长在一个有传说有人文传统的地方是幸福的,人们说起白鹿原说起陈忠实,在我们十年学子的心中,俨然是额济家乡额济亲朋一般。
灞水汤汤,鹿原莽莽。
云蒸霞蔚,源远流长。
一边是浓郁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一边是科技殿堂,名家荟萃。那时所学,所做工作,不能说不包含为了毕业获取学位那样的动机,但是在过程中能够忘记这个结果。
当时的研究方向是等离子体燃烧学,机理分析是基础,有一章节,在数值模拟中发现了放电的时空演化特征而欢欣。单纯陶醉在知识海洋,有科技探索洪流中驾驭一叶扁舟之自得,此间的纯粹,是幸福生活的一个元素。
做一件事,是一件事。
在丰富而自得的生活中,人们是很少去思考价值以与意义,好像一切尽在不言中,行胜于言。只有现实中出现龃龉,见到太多的悖于应然之事,人们就开始作价值的思考。
想到现在会经常遭遇一些泛泛而谈的鸡汤,大致是要主张简单生活的,大体是要号召纯粹为人的,大概是要宣扬不求结果的。
他们就像给你描绘了河的对岸,又告诉你说有了翅膀就能过去,却不给你任何一条有益的船或者可以踏着的桥,是虚无缥缈里的鸡汤。
而那些号召通常又因为没有一致性而自己打起架来,比如这里告诉你要宽容待人与每一个交朋友,那里又告诉你某五种人一定要远离。今天教你巧言令舌,却忘了昨天要你抱朴守拙来着。
是什么让我们的具有存在的自信而充实,如果用一个词来说,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专业,专业精神。在某项事业某个领域某个工作中一以贯之的素质能力以及与此素质能力项一致的在手上也在心上的所从事。
前年流行的一句话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为什么要把眼前定义为苟且呢,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我的一个解释是,如果精力投入到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中,并且在这种工作生活中又是匹配你的理想,那么,这样的工作生活以及由此带来的回馈,会使你积极乐观怀有向上向善的热情与动力,你会投入其中而忘记与它的界线,你会不觉得这种工作生活的突兀。
哲理范点,可以这样翻译过来:一旦让你觉察反思时,就说明已有了不堪。
是的,如果每天接触的思虑的不是具体从事工作中的难题,而是由身边其他的人与事纠结在脑海中,常常占据你的心神,格局啊视野呀就会隐遁。
这时候你如果问我什么是好生活,我觉得可以这样回答:
能够醉心其中,又不觉得它的存在。
一等的拥有也应该是这样,我们也应该向这样的目的努力。
近有田耕,远有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