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舒克在静静地看着《名人故事》一书,书里其中一篇文章提到了杨家将的故事,短短三两页,我提醒杨家将有众多精彩的故事,拍了电视,我们家还有一本专门的书呢。于是,舒克他妈与我三人玩起了找书的游戏,书是舒克收存的,她妈还是一眼看到了,围住了我不让我去拿,舒克抢到手了,他说:“我第一个看到的,是我先看的,我先看的”。
然后,舒克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看了一会儿,说:“太难了,我看不懂。”我只好停下手中的活,接过来一书,确实虽然是青少年版,但书的作者是熊大木(约1506~1579),他是明朝嘉靖、万历年福建建阳县,一个经营书坊的商人,文章写的是章回体,虽说是通俗的语言来写,但文字简洁,语言特点还是离孩子挺远的,对四年的孩子是有些吃力了。我说:“我们一起来看吧,北汉皇帝刘钧听说大宋平定各镇,与君臣议道:'先君与周世仇。宋帝其志不小,今既削平诸国,怎肯让孤自霸一方?'……这是”第一回 北汉主屏逐忠臣,呼延赞激烈报仇”。连蒙带猜的跟孩子一起读了起来,孩子听得津津有味的。一些本来要跟他解释一下,他去却说:“不用。”还不时的冒出问题:“他怎么能当起强子呢?”“乌龙马不就没了吗?到哪里去了?”
今天有事外出,回家时,发现舒克把书本带到学校已经看到了第八回了,让我大吃一惊,居然看得下去了。有几个感受:第一,孩子的潜力真是无穷,有趣就有动力,虽然偏向古文,但故事性强,孩子也会喜欢的,也许是懵懵懂懂,但到少能看出味道来,他才会很下看。第二,在孩子瓶颈期,别人他遇到问题里,如果没有跟着他读一读,带着他一段,基本不知道不可能往下看了;第三,读的魅力,自己看不懂的,通过语言读出来,很多不是难的原先不懂的内容现在也就能悟出来了;第四,“抢来”比“别人给”更会珍惜,如果我直接找到书塞给孩子,孩子就没有“抢”的快感,也就不会这么投入了。刘德武老师说:“最是重要的,越不要轻易给”“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我们当老师的平时是不是塞得太多了?
20180103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