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在饥渴时得饮食,可能反而得不到“饮食之正”。人常在渴求中得到事物,但渴求有时反而让人看不到事物的真正面目,品不到事物的真正内涵,体会不到事物真正的趣。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2022年11月温州一模
钱钟书在《吃饭》一文中写道:“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辨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样。”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2022年4月绍兴一模
材料中的选段来自于《孟子》尽心章句上,其大意为“饥饿的人觉得任何食物都是美味的,干渴的人觉得任何饮料都是甘甜的,他没能正确认识到饮料食品的滋味,是因为被饥饿干渴所侵害的缘故”。
人的天性是自然的,而也正因此后天环境的影响才更不可被忽视。
那么让人去主动趋近善的动机以及对抗外界环境的侵害的这种动力又是发源于哪里呢?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点,命题人给出的一个答案是“渴求”,渴求是指一个人迫切的要求,是一种急迫的需要,这是一个非常主动的姿态,但是我们实际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答案并不核心,稍微深入一点,就可以得到一个更为深入的答案“缺失”,因为缺失了某些必须或必需的东西,所以我们才会展现出“渴求”的姿态。
而在这里,我们也很容易与一个概念“欲望”相连接,当人去试图获得时那么驱使他去做的动机常常就是欲望,不过我们同样也不能将欲望简单地看待,针对于不同方面的需要,推动人行为的欲望自然是不一样的。
譬如说衣食住行,满足人的基本生活的欲望自然是必须的天生的欲望,但是要吃的很好、住得更好以至于贪嗔痴等诸欲,则又是要落一等,当然如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的话,自然无所谓必要非必要的划分,这些需求是人在不同阶段所追求的。而我们从这一角度来想,饮食无非饱腹,这是必要的需求,是最基本的欲望,而当我们饥不择食时,自然就会出现所食非常食,所饮非常饮的现象如观音土、易子而食,反之若人发达沉迷于穷奢极侈之中,也同样会出现这样的状态,一如红楼梦中着墨甚多的“茄鲞”,做工极其复杂,这已经不是为吃而做了,而是作为门面、格调一类的象征物了,借以标榜显赫,宝玉所服之冷香丸同样道理。
而这种生活现象我们该去批评什么呢,我们该瞩目的是欲望间的“平衡”,当这种平衡状态不复存在时,那么人就被欲望所裹挟,便永远进入到了走不出的渴求状态,原先的人是为了弥补缺失,处于不停渴求的人并不是为了弥补缺失而去试图获得,是为获得而获得,这是精神上空虚匮乏而不能得到满足的结果,人们的目光不再聚焦于缺失之物,而是偏移到了缺失而造成的状态,原先的目的也被扭曲,自我凝视的过程中,外物毁灭了自我。
鲁迅曾在《父亲的病》中讥讽的庸医所开出的诸如需到河边去掘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的药物,而这些药物自然当不上救人妙方,而是满满的铜臭味,悬壶济世倒成为钱驱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