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兰亭集序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那一年是癸丑年。农历三月,我们聚集在会稽山北面的兰亭上,准备一年一度的“修禊”,祈福消灾。那一天众多贤达人士不分老幼都来了。

兰亭这个地方风景很是优美,有着崇高的山、险峻的岭、茂盛的树、整齐的竹;又有清澈的小溪、湍急的水流,围绕在我们左右,我们把酒杯放在水面上,让酒杯顺着流水流到下一个人手中。

我们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盛大的舞会来助兴,但一杯酒一首诗,也足以让我们充分表达幽幽心情了。

那一天,天空明亮,空气洁净,春风仿佛大地的恩惠,令人感到温暖和畅。抬头看到宇宙的浩瀚,低头看到品类的丰盛,目光在上下游动,襟怀在上下驰骋,视听的愉悦已达到极致,真是让人快乐啊。

人与人的相处,抬头低头之间一世就过去了,有的人只顾自己的打算,常在室内交谈;有的人寻求外在寄托,总是放浪形骸。

虽然取舍万殊,动静不同,但是当他们为遇到的东西而高兴,为得到的东西而满足的时候,却不知衰老就跟在后面。

等他们对所遇、所得感到厌倦时,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时,感慨就随之而来了。之前感到欣喜的事物,抬头低头之间,已经变成陈旧的事迹。对此还是不能不感慨,更何况生命的长短,全凭造化,自然生灭,总会结束。古人云:死与生是一件真正的大事。对此,能不悲痛吗?

每次观览前人生发感慨的缘由,和我所感慨的一致,没有一次不对着文章叹息的,却不能在心里真正明白。我也知道把死和生看作同一件事情是虚幻荒诞的,让长寿的人和夭折的人拥有同样的寿命是一种妄想。

后人看待我们,就像我们看待前人一样,这么一想,真令人心生悲怆。

所以,我们记下今天聚会的人员,录下他们所作的诗文,虽然时代不同,情况各异,但是生发的感慨,却都大致相同。

如果后人看到这些诗文,应该有所感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吴军 我读《兰亭集序》是中学时代,正是这篇文章,教会了我写游记。 中学时郊游之后,老师都会让我们写游记,开始我...
    一葦書屋阅读 3,440评论 0 0
  •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
    碧彧阅读 6,375评论 0 16
  •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
    舞英社阅读 2,662评论 0 0
  •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
    唯一念想阅读 4,334评论 0 0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
    平静的风ajr阅读 5,2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