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7月29,传统的城隍庙八月二会,前天就拉开了序幕,农商街和南大街十字早早的被瓜分完了,摆摊的,搭棚的,卖吃货的,卖杂货的,把街道被堵得水泄不通,来往的行人和车辆都得绕着走。昨天,政协委员去视察就绕着过去,听说今年庙会上请县剧团的戏,以往多年都是赵巧苗剧团包场。又听说是今年赵巧苗的父亲不在庙会组里任职了,所以表演技艺非常高,在整个西北乃至全国都挂上号的县剧团才有机会登台展演。又听说前段时间,县剧团进京表演《关中晓月》很成功,花了400万,但是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却无缘看到恢宏的阵势和壮观的场面。今天上午,二曲文化广场筹备组刘核锋等请县上楹联名家共同商讨二曲广场里边的楹联。到场的有张居仁老师、李庭武老师、李二曲的后裔李刚老师、楹联学会的会长张鹰、作协主席王军强、县文管所所长王勃海和二曲文学总编张军堂共九人。酒足饭饱之后,还送了300元红包,大家借着酒劲儿谈了各自的看法。真正谈了自己意见的有张居仁老师、李庭武老师和张鹰,有些意见的确很中肯,比如不要着急先刻在石头上,先喷绘在纸上或者布上悬挂起来征求广泛的意见,也不要固定某个人用某一种字体去写,给后面工作留点余地。当然,也针对刘核锋自己拟的那六副对联也提出了一些看法,有忠君思想,有重叠的字,有些不合乎联律的规则。午饭后老木回到单位休息到五点钟,加班到十点钟,李氏家谱终于全部搞定。一身轻松地回到家里,却冰锅冷灶,便给自己冲了两个鸡蛋。心情有些激动,便独自去庙会上转转。先到庙前看一看,卖香的、卖蜡的、卖纸的、卖表的忙不迭地兜售,上布施的、抽签的打卦的、看手相的、念佛的、唱经的、打坐的、祈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流如织。走进庙门,烛光摇摇、烟雾袅袅,四处弥漫着焚香的烟气。不知神灵是否受得了这般烧烤,那劣质的香散发出的味道真是刺鼻。正殿里供奉着城隍,一旁的善男信女们又把自己家里边请的菩萨、财神、五道六神全都拿来放在爷像底下,点烛焚香供奉着。可笑的是跪拜的明明是道教的城隍,口里边念的是阿弥陀佛。诵经的大都是女的,看样子极其虔诚,谁知以前做过多少恶事,咒骂过多少好人,单看狰狞的面相便可知。可能因为上了年纪,心里不安,便来求神拜佛,保佑自己平安骂。对佛祖来说,只要肯放下屠刀,便能立地成佛。这样低的一个门槛,所以吸引这么多的善众信徒,至少你让正直忠诚的良善之士情何以堪?走出庙门,不远处便是卖烧烤的、卖凉皮儿的、卖烧饼的一路小吃。一个烤肉串的扮作猪八戒的怪象,放着刺耳的音乐,招徕着过往行人。夜已经深了,摊口还没有收,但是没有人光顾,很容易就走到了戏台子底下。看戏的人倒不少,黑压压的一大片。舞台上,音响有些刺耳,台下来看戏的大多是中老年人,有远路的开着电摩,拖儿带女、横七竖八地停在戏台底下,不等戏唱完,便准备撤退了。这就是农村的社戏。忽然想起应该把老爹和老妈接来看看戏,逛逛庙会。尽管庙会到处一样,没什么新鲜的,但起码也能表达出自己的一点孝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