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都在吐槽现在的武侠片,打斗没有以前精彩了,我觉得也是,以前的片子拥有,高强度的打斗,引人入胜的剧情和高风亮节的人物,这是在如今的电影里完全找不到的了。
今天的电影特效更好了。色彩更加艳丽,人物的装扮也十分美丽。似真似幻的剧中场景,美轮美奂。可是除了这些,其他的真的很平庸,狗血的剧情,全部的爱情,虚有武侠之外表。
武侠剧越拍越差,原因值得深究。这到底是中国电影在转型中的阵痛,还是误入歧路,我们需要有一个清醒而又客观的认识。
在总体上,特别是对新技术的应用,画面越来越高清,这是无可否认的。可是情节方面,让人十分不如意。
有些情节,强行结合爱情,好好的人物扭曲的不像样子,这是背离人物本性的。天下,长生,宗教,我所知道的全部国产电影及电视剧,不是利用爱情来表现人物,而是在用爱情叙述来讲故事。
国产片的一个神奇之处,即在于,宇宙的总和等于爱情。爱情是一切的开始与结束。
打破人物平衡的是擦出的爱情的火花,推动故事发展的是爱情的力量的伟大,使故事重归于平衡的是爱情固有的自足属性。有了爱情,一切皆有可能。
我以为,所谓的武侠片,不过是穿了一身练功服的爱情片。武侠片的悲哀,不仅仅是武侠片的悲哀,是整个国产电影市场的损失与悲剧。
人都说,百花齐放才是春。现在的电影,抛开不遗余力的宣扬各个时期不同特点的爱情,有什么品格与内核呢?
爱情的“range”是整个社会里懂得看电视的所有年轻人。很小的孩子,都懂得恋爱。很多的青年,都受到电视里爱情观念的影响。当然,促使整个社会趋于平和的能力是要承认的。但是,我们损失了什么?我们的青年现在只关心爱情,脑袋里面充满了各种样式的“Romance”。这是什么?淫靡。
唐初为什么推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因为这首诗以及后来的许多唐诗都具有的一种品格,“汉魏风骨”,明朗刚健,慷慨激昂。它真正的作用还在于,在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的历史进程中,打了头阵。
南北朝那个时期,讲究词藻华丽,形式繁复,说的都是纸醉金迷,想的都是贪欢享乐,这样一种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和我们今天的一些电视剧多像啊。
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里,男孩变成的男人会失去野性,而女人则会失去独立性。这样一种文化在我们身边泛滥是值得警惕的。
在今天,还有多少女孩会去欣赏男孩的才学,还有多少男孩会去欣赏女孩的风采?一言以蔽之,“颜狗。”
南朝是一个躺在烟雨里做梦的时代。枕着黄金,睡在大佛的膝下,直到利剑搁到脖颈上,还不知死之将至,仍在梦中哼唱着浮华的诗篇。
拍电影的可以说,这是迎合观众。观众也可以说,这是拍电影的不行。甚至,说一声资本的力量在操纵一切。
但是,总要有一个不同的声音,告诉社会,一些电影躺平了随大流无所谓,但是当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电影都在滥竽充数,大家不妨擦亮眼睛。
想一想,真正的艺术,该具有什么样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