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属于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作者,抄袭必究。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出自于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小池》,其中诗句中的“小荷”并不是指未绽放的花苞,而是指新长出来,还没有舒展的荷叶。
“荷”这个字,是多音字,包含多重意义。当“荷”读阳平音的时候,作名词讲,一般是指莲或是人的姓、国家名。而当“荷”读去声音的时候,作动词讲,意为背负或肩扛。
七月——流火的季节。在这样的日子里,池塘里的小荷开始静静绽放。最初只是从水中长出片片绿色的荷叶,荷花的盛开还需要时间,待荷叶婷婷玉立的时候,荷花的花苞也慢慢露出水面。
小荷颀长的花苞犹如一支支翠绿的翡翠簪子,从水中挺拔而生。这自然天成的簪子可以绾起美人如云的长发,可以盘起佳丽及腰的青丝。
初长的花苞颜色与叶子相同,不仔细看,真不觉得这犹如绿色令箭般的花苞,最终会成为一朵娇艳的花。
小荷的花苞刚开始是由几片绿色的花萼托着,颜色为白绿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花苞慢慢变成了浅粉色,这粉色会越来越浓,花苞也会逐渐变大。待到花苞慢慢长大,颜色变成深粉色的时候,这时的花苞才显得格外醒目,轻轻一瞥就能发现藏在荷叶间的一朵出水芙蓉。
对于荷花的称谓有很多,莲花、芙蕖、芙蓉、菡萏等,每一个称谓都各自有它的出处。“莲花”出自于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芙蕖》出自于明代诗人杨基的五言绝句《芙蕖》;“芙蓉”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白的那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菡萏”出自于南唐诗人李璟的那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古往今来,荷花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美好称谓,源自于它的清幽典雅,超凡脱俗。尤其是在这个酷暑难耐的季节里,无论是白色的荷花,还是粉色的荷花,它们的绽放都如清风般带给人们几丝清凉和舒爽。
扎根于淤泥,生长在水中,不惧热浪来袭,再闷热难耐的天气都能够悠闲自得,尽情绽放。这些出淤泥而不染的小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随风而动的荷叶,像荡漾的碧波。那些含苞待放的小荷就像是洒落在水面的一粒粒钻石,耀人眼目又给人惊喜。
偶尔有几只蓝色的蜻蜓轻轻飞来,它们稳稳地停落在小花苞上,也许是累了,要来歇歇脚。
阳光照耀在蜻蜓的翅膀上,透明的翅膀闪现出奇异的色彩。初绽的小荷与蓝色的蜻蜓构成一幅绝妙的画卷,一动一静,昆虫与花朵相映成趣。幽幽的蓝与浅浅的粉,点染在翠绿的荷叶间,这自然天成的色彩巧夺天工又美轮美奂。
未绽放的小荷,花瓣紧紧围拢,连香气也被紧紧锁住;初绽的小荷,花瓣轻轻舒展,从花蕊中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在这个炎热的夏日里,一枝枝小荷在盈盈碧水中倾情绽放,无论是含苞待放的花蕾,还是浓情开放的花朵都给人带来一份清凉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