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课本上一道题是这样写的看下图,小宝的回答虽然老师打叉,但我不得不为孩子纯粹的精神世界感到惊奇。在孩子的世界里,阴暗政治世俗等等这些思想是没有的。
小时候我听到关于屈原的故事时,心里也升起无限的惋惜和懊恼,发出和小宝一样的问号,屈原为什么要跳汨罗江?
如今长大了,知道了屈原为什么要跳河。那里面藏着成人世界里的愤怒绝望无奈,怀才不遇!
小时候只知道粽子好吃,长大了为生活奔忙,远走他乡。每逢端午节,却没有了任何的期待和喜悦,也没有了任何的仪式感。
不就是端午节嘛,大不了去菜市场买几个粽子吃吃就算完事了,要么约上三五好友去外面撮一顿,再也没有像小时候那样家家户户都包粽子的隆重了。
日子年复一年的过着,赚到的钱永远够不上水涨船高的欲望。心里的单纯和理想,早已随着琐碎的生活消失殆尽,留下的是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
我几岁那会,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只是那个时候我年纪还小,没有机会亲自参与,只在旁边看热闹罢了。
关于对端午节映像最深的要属大姐夫来送端午了。那个时候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大姐十七岁就订了婚,二十岁才结婚。
每到端午节,我们就盼着大姐夫用箩筐担着一大担的粽子来送端午,这样一送就是三年。
我们那里的风俗是未正式结婚但已经订婚的,男方到了端午节就要给女方送粽子和蒲扇,俗称送端午,到了准丈母娘家时还要放鞭炮。在我们孩子们的眼里,那种隆重和喜悦,不亚于过大年。
一般这种送的粽子里面放的料格外多,有红枣,花生,甚至有肉,通过用稻草灰染过的水蒸煮的粽子,一个个黄黄的,看起来就很有食欲。然后母亲就会把众多的粽子五个五个扎在一起跟一把蒲扇送去和爸爸是兄弟的叔叔家里和左邻右舍。剩下的则会用大簸箕晾着,以防变馊。
接下来的那段日子里,我们小孩子的主食就变成了粽子!拿筷子插上粽子沾上白糖,放到嘴里又甜又滑爽,那味道永远停留在记忆里!
再后来大一点离开家出门打工,包粽子吃粽子的情景就越来越淡了。直到我结了婚的第二年的那个端午节,是我唯一一次亲自参与了包粽子。我那个时候怀孕七个月,端午节的前一天,婆婆把糯米都泡好了,谁知她的一个亲戚突然去世,她不得不去参加葬礼。家里只有我们年轻的两兄弟和妯娌在家。糯米已经泡好了,不得不包。我和妯娌秋秋其实同岁,只是我一直在外面,对于包粽子是一问三不知。还好秋秋对包粽子很内行,有条不紊的按照步骤做好每一步,手把手的交我怎么包粽子,只是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包过粽子,现在也已经不记得所有的步骤了。
只记得那个端午节的阳光很灿烂,乡村的风景很美。那天我对秋秋刮目相看,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对于包粽子我是门外汉呀;记得那天我穿着那条花裙子,肚子很大;还记得婆婆心急火燎的赶回来看到已经煮熟的粽子时,惊喜的直夸赞我们能干,她还以为没有人会包呢。
如今离那一次的包粽子一晃就是十七年过去了。之后再也没有过过真正意义的端午节了。为了谋生,从来没有在端午节特意回家过节的。和爱人孩子在外面过的每个端午节,基本上都是和平常日子没有两样。估计孩子对端午节没没什么特别的映像了吧。
慢慢的,对于这样的节日概念越来越淡薄了。唯有心里依然存留着小时侯的悠悠粽香和那份无忧无虑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