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姜堰"学习共同体''课堂变革研讨侧记
台上讲得激动,台下听着心动,回去之后动也不动,这样的培训并不鲜见。理想的培训应该是培训者与受训者融为一体,培训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在不时地手动、脑动、心动,培训之后也都能找到合适方式行动。
今年,我们提出要在全区推动“课堂革命”,让“教堂”成为“学堂”。作为一场具有颠覆意味的课堂改革,没有教学管理者的观点更新,无法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为此,我们一直在筹划组织一次以“‘学习共同体’课堂变革“为主题的研讨培训活动,以此刷新教学管理者对学共体的认知,形成“雁首效应”。
显然,以传统的培训方式不会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效果。3月中旬,学习共同体研究院陈静静博士来姜组织了领航学校、合作学校种子教师培训方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据说那天持续近八个多小时的浸润式培训,让每一个受训者从头到尾都忙得不亦乐乎。事后,好多老师在群里直呼:烧脑的培训!
好的东西,值得模仿复制。但我们也担心,这些平时在学校里指挥着他人的校长主任们,会矮下身子坐到学桌前,当好共同体模式的学生吗?不管能不能如愿,我们觉得都值得一试。
3月30日,全区“学习共同体”课堂变革研讨活动在梅垛小学如期举行。
观课是学共体研讨的支点。如何观课?走进课堂前,教研部就做了一个微型培训:所有课堂观察员,摒弃传统的只关注教师流程设计,课堂流畅、精彩度、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观察,转向只选择一个或一组学生作近距离观察,看学生整节课在每个焦点时刻的言行举止,并在一张有别于传统听课表的记录表上记下观察事实与观课随感。假如没有这个微型培训,一定有相当多的人,在教室后面安静地坐着,远远地望着课堂上的老师。
值得欣喜的是,因为事前的提示,95%的校长主任走进课堂后都靠近了学生。我还发现,不少人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时地与其观察的对象窃窃私语。管理者观课方式改变了,他们才有可能去触及到课堂革命的核心要素。
进入课例研讨环节了。与以往大呼隆坐在一起开会的场景不同,校长主任们被分成了十多个研讨小组,且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参与研讨的人员都贴上了胸牌。
万事开头难。这些被安排到学桌前的校长主任们,刚开始很不适应,心里可能还十分抵触,甚至有人迟迟不肯到小组里去。大家还算很给面子,经过短暂的“威逼利诱”,课例研讨总算开场。由此可见,要打破人的固有思维模式是何其的难。
主持人发出了小组研讨的任务清单后,我发现受训人员由开始时的“按兵不动”“静思默想”渐渐转换成了“你一言我一语”模式,“交响”在培训现场形成了。
最精彩的环节是各小组轮流到前台交流本组研讨成果。研讨规则规定,交流时必须全员亮相,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为了登台时不掉份儿,各个小组都在精心推敲体现本组成果的关键词,并推举了代言人。
由于有“每组不超过三分钟”的限制,我发现不少人意犹未尽。我相信,有了观课时视角的变化,有了小组研讨时的碰撞,这些校长主任们已经在内心生长了很多的想法。有好几个小组,在主讲人发言过后,其他成员还勇敢地抢过话筒插话了。
坐在交流研讨的现场,听着各小组精彩纷呈的表达,我强烈地感受到,共同体的力量是多么强大,他们在倾听、串联、反刍、交响中,已经体悟到了我们所要给予的一切答案。
高广慧主任说:“听了今天共同体的课堂,我觉得我们教师不要太想在课堂上当老师。”这不就是学习共同体所倡导的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教师往后退、学生往前进,少就是多等理念的高氏式表达吗?俞垛小学副校长张明虹说:“学习共同体分组方式要灵活,最好课桌底下能装上轮子。”张校长不仅体会到了学共体的课堂物理空间变化的重要,而且还看到了学习伙伴选择需要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着。其实,当下有很多的大学已经有了装上轮子的课桌,这也是未来教室里课桌的配置。这样的精彩表达,还有很多。我由衷地感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培训者,每个人可以成为自己的专家!
研讨培训从上午10点一直持续到了12点30分。所有参训者似乎没有人在扒手机,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关照”手机。
课堂革命,是一场席卷而来的风暴,作为教学管理者,只有浸润其中,感同身受,才可能在这场革命中呼风唤雨,引领朝向。从培训后的交谈中我欣喜地看到,从“教堂”到“学堂”,受训的校长们主任已经在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