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又要迎来新一波大一新生了。除了打好"搬迁、军训、迎新"三大战役之外,恐怕很重要的其中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就是贫困生认定。
关于贫困生认定,一般高校的做法都是依赖于生源地民政部门出示的家庭贫困证明,当然有些高校还有自选动作,比如陕西省教育部门规定在外租房、经常出入网吧者不得纳入贫困学生之列。
乍一看好像有点道理,可是细思极恐。我们其实并没有真正走心。大学生使用电脑甚至是笔记本电脑都已相当普遍,贫困生也不例外,作为就业生存技能,玩转电脑也是贫困生极其所需的,但是贫困生又没钱,所以真正需要去网吧玩儿电脑的,恰恰就是贫困生。这样一来,就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局面,让我们的贫困生情可以堪?
经常听到“取消贫困生资格”。资格一般是很自带光荣感的,而对于贫困生来说,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逼不得已的选择,当然,也不排除在一些大学里,确实有并不贫困的学生去领取贫困生补助,这当然是不公平的行为。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没有谁会喜欢贫困生这个标签,这关乎人的自尊。
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大学生进行筛选,保证公平公正,让贫困生补助真正流向困难学生的手中,是值得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细细思索,拿捏有度的。小小的一个贫困生认定工作极能体现工作水准和智慧。
反观我们的现状,动不动搞一些轰轰烈烈的形式,无论是捐资助学,还是寒衣慰问,贫困生都成为媒体聚焦的主角,在这样的仪式上,贫困生往往还会被要求发表一通感言:努力学习,回报社会,争取将来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穷人。
这样的场景很正能量,不少高校都在写这样的故事。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上台领取补助的贫困生内心到底会怎样想。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场演出,而不是把钱直接打到符合条件的学生账户里面?一个贫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反复认证自我、反复表演感动的道路。
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家都很累,表情累,表演累,表态累。作为高校,不仅需要把贫困生辨别出来,需要监督他们是否用好贫困生补助,也需要他们表达感恩之情。各方面都需要这种仪式感,作为贫困生,你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对大学来说,并非完全没有改善的可能。南京理工大学和中科大等高校通过食堂大数据来“发现”贫困学生,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次,每一顿花费少于7元,就会进入食堂的视野。在向辅导员进行核实后,会向贫困生的饭卡里充一些钱。这样的关怀,让很多学生感动,恰恰是因为这样的温情并不多见。
所以,办法总比困难多。贫困生的认定不是简单的公布名单,让大家监督,也不是投票评选哪个更悲惨更贫穷。这些“公认”的评选对一个贫困生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种筛选、评比和认定系统,已经彻底把一个贫困生变成了透明人。每一次评选,都是给贫困生来一次巨大的伤害和打击,这种无形的力量是致命的。
除了认证环节的羞辱,一个贫困生还必须表现出他该有的样子。不能买好的球鞋,不能买苹果手机,不能和朋友聚餐,不能谈恋爱,因为以上种种都是要多花钱,学校给你发补助,是让你学习的,而不是干别的。
这样,贫困就上升为道德问题,因为每一双眼睛都盯着你,动不动就会被人打小报告或举报,你一个贫困生,该如何向同班同学交待,该如何向班主任辅导员解释?所以必须比别人更自律,比别人更有道德,比别人更努力。这样,贫穷就成了一种双重的不幸和双重的约束。这种不幸和约束对贫困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会内化为他性格的一部分,会影响其为人处世的格局和姿态。这种"道德绑架"我们是很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不是教育的初衷。
呼吁尊重贫困生隐私,常常会导致一种指责:贫困生这么脆弱的话,又怎能超越自我回报社会呢?好像贫困生就天生更坚强一样。对一个贫困生来说,到底是贫困更可怕,还是被贴上贫困生的标签更可怕,还真是一个问题。这两种处境都难过。
但难过我们也要选择,选择一种更为妥帖的方式,选择一种更为宽广的胸怀,选择一种更为平和的目光,选择一种更为高尚的价值导向,选择为他们提供一种更为自由舒适的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我想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应该不难做到。
岁月长久,时光如烟。惟愿我们的贫困生越来越少,惟愿我们的贫困生过得比我们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