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收到亚马逊热门书推荐邮件。其中有一本叫《众媒时代》,在看具体内容之前,只见推荐言中是这样写的:
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怎样的时代?当我们的信息入口被朋友圈霸占,当我们的眼睛只看得到10W+,当我们不可抑制地沉浸在一次次的“技术狂欢”中,当人人都可以举起手机直播突发现场,当未来的头条由机器人说了算…… 内容正生生不息地以各种可能的形式出现,我们正彻头彻尾地进入一个内容分发的全新时代!我们称之为“众媒时代”。
入手后,很快翻看完毕。书中描述了新媒体时代的各种现象以及未来各种可能的媒体形式。从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到视频直播。各种信息像打开的潘多拉盒子一样,一股脑的涌现到我们面前。内容生产不再是某些专业机构的特能,获得内容的渠道也不再被垄断。
纸媒已死,看十五分钟电视剧需要先看五分钟广告的时代也是很久远的事情了。恰于这书名《众媒时代》一般,人人都可以是内容生产者,人人都可能是今日头条。
我们习惯了在朋友圈里看世界,在公众号文章下方留言区点评热点时事。恰如我们在视频网站看剧习惯的拉快进一般自然。
我们在朋友圈里认识了杨绛先生,读懂了「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在朋友圈里看王石的困兽斗,为王总是否最终出局握出一手心的汗;
我们在朋友圈里看两年前估值十亿美刀创业新星豌豆荚在今天被阿里巴巴用两亿美刀收入囊中,感叹情怀最终没能战胜功利;
我们点赞,我们转发,我们弹幕。好像我们真的就是参与者一般。
可是在杨绛先生百岁感言刷屏之前,你真正读过杨绛先生几本书?
王石出不出局,你万科的物业费不是也得照交?
豌豆荚两年负八亿美刀,其实也不会左右你银行账户一人民币。
最后的最后,我们依然只是一个旁观者,甚至于比任何时代都彻底。因为我们在习惯点赞、转发、弹幕的同时也最终丧失了深度阅读的能力。没有深度的阅读自然也不太可能输出好的内容。
想想,这一两年时间里,朋友圈,微博你发了多少?转发了多少?而静下心完整的去读一本书的时间又有多少?
朋友圈里段子、趣事、风景虽然丰富,可我还是更愿意完整的去读一本书,哪怕只如张嘉佳的睡前小故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