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你必须了解的概念是哪一个?
有钱,有项目,并且是好项目。
聪明
看一个人是否聪明,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看他的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而人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对概念的掌握上,有些人脑袋中的概念清晰、准确、例证分析丰富,而另一部分人的概念则是模糊不清。
万众创业
创业通俗的说就是生意,生意不分好坏,因为坏的不叫生意。
满足温饱的生意。老人家在自家楼下开的小卖铺。
能够赚钱的生意。温饱之外有富余。小夫妻在街道上开的小饭馆。
能够成长的生意。成长即不断扩大,从一家开到一个连锁店,大概属于成长型的生意了。
具有成长率的生意。重点在成长率,不知道阿里巴巴、腾讯算不算的上是具有成长率的公司,如果不算,那我就不知道了。
“能赚钱的都是好生意”,如果只赚一点点,那么还不如不干了,因为生活也是有成本的,如果自己经营的生意只能赚一点点,那还不如打工来的痛快,这生意做不做的意义也就不大了。毕竟长期维持温饱又有多大的意义那。
而创业即是不断成长的生意
不断成长是一个长期维度,真正的创业者不仅要考虑如何成长,还要考虑长期成长。长期+如何成长这两个都是难点连个加在一起可见难上加难,可见创业是有多难,所以这么难的事就不是“万众”能够做的了。
之所以支持万众创业,是为了大家自谋出路,减少社会负担,而这里所鼓励的创业标准也降为了“温饱”标准,万众创业即万众温饱。
而万众温饱的人看重的是温饱,如果重视成长也只是将其放在第的二位置上,而长期这个重要的概念,则用在了长期维持温饱上了,概念还是这些,只不过是用错地方了,背离了长期成长正确道路。
成长率
而创业中的佼佼者每天研究的是如何保持——成长率。
首先清楚复利是一个很惊人的概念,而保证成长率将是一个超级难的难题,而提高成长率将是超级、超级的难题,所以创业绝不会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
成长率,是一个关键知识点,重中之重的关键点。如果在研究创业时,掌握这个关键的知识点,将注意力放到对“成长率”的验证上,那么所得结论的质量,将与国际顶级投行的结论质量将所差无几。
硅谷投资大神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提到,餐厅也好,电影也罢,这些都是“烂生意”,因为基于彼得蒂尔的标准来看,它们不具备长期成长的能力。
我之前考虑的生意即是温饱生意,属于彼得蒂尔说的烂生意,因为我认为餐饮的起点低,只要勤快些就不会赔钱,属于过渡转型的承接生意,但看了今天这章内容,有些迷茫了,因为我竟然找不到具备成长率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