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用心理
大多人在购买前,优先考虑的是产品是否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例如,购买家具时,优先选择大方耐用的家具,而不是外观新颖时尚的家具。
2.偏好心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因此在选择产品时,会选择符合自己偏好的品牌或者产品,这种偏好心理是持续性的、经常性的。例如,有人喜欢某品牌酱油的独特味道,十年如一日地重复购买该品牌的酱油。
人们的偏好可能与用户的专业、知识、生活情趣等相关。
3.求美心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一款产品在满足实用价值的前提下,能够在造型、色彩、工艺等方面更美观,能够提升精神上的满足感。
例如,同样具有保暖功能的外套,更好看的或者是让穿着者上身更好看的,就更容易获得顾客青睐。
4.求新心理
这类用户比较热爱追赶潮流,乐于接受新事物,一般都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年轻人。
例如,每天“爱疯”新品发布后,第一批抢购的人,他们追求第一时间用上新款的手机。
5.求利心理
具有这种心理的人群,是喜欢精打细算的人,与收入高低并无直接关系。他们喜欢“花小钱办大事”的成就感,因此性价比特别高的产品,容易受他们喜爱。
例如,在超市看到限时促销货架上的生活必需用品,会一次性采购更多。
6.炫耀心理
拥有炫耀心理很正常,是爱美、时髦的一种体现。对于经济收入有明显优势的人群来说,能够通过购买并使用一些象征尊贵的物件,更能彰显自己的优越感。
例如,佩戴名表的作用不仅仅是看时间,而是被别人看到。
7.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的底层逻辑是——安全感,即大部分人都选这个,买这个准没错。
例如,电商购物时,按销量排序筛选商品。
8.自尊心理
在选购产品或服务的时候,如果能够体现出对顾客的尊重、平等,顾客会更愿意接纳产品或服务。否则,顾客感受到被敷衍、被歧视,那么就会让其自尊心受挫,转而另选商家。
例如,一位穿拖鞋、白背心的老伯,在某豪车门店内体验汽车,“不明真相”的菜鸟销售员,对其敷衍甚至不理睬,以为他买不起,老伯后来去了另一家门店,二话不说地直接找人全款结账了。实际上,这位老伯名下有10栋楼收租!(纯属虚构)
9.疑虑心理
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疑虑的原因主要是——怕吃亏、怕上当,因此瞻前顾后。疑虑心理较重的顾客,会仔细询问、检查产品,对产品的功能、质量、性能等都持有怀疑态度,并且非常关心售后服务,因此只有充分解除疑虑,才能让其产生购买行为。
例如,一个新兴的新能源车品牌,要打开销售局面,需要通过大量的背书,如检测报告、媒体人测评、代言人广告、行业大咖推荐等方式,充分打消顾客疑虑,才能达成成交。
10.安全心理
这类人群在选购商品的时候,最关心的是产品的安全。
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商品如食品、药品、卫生用品、电器、交通工具等,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因此,在销售过程中,需要重点、全面地提供背书、验证等方法,消除他们的疑虑。
11.好奇心理
好奇心理和求新心理有点相似,但区别在于购买的目的性是否明确,求新心理的人,购买目的还是很明确的,而好奇心理的人群,购买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例如,如今“盲盒”的商品越来越多,购买者买的不是具体需求,而是一种满足好奇心的感觉。
了解这些心理后,我们在进行市场调研或者“种草”的时候,可以运用这些心理原理进行产品设计、卖点展示、话术引导等系列工作,让消费者更容易达成购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