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吗”,有太多人对我说过这句话,这其中可能有我的室友、我的同学、我的同事、甚至一个陌生人。但有一个人,从我离开的那一刻,在我求学、工作的时光里,每一次不论是我打给他亦或是他打给我,开头的第一句永远是:吃了吗?
他是我的爸爸。
年少时的我叛逆、不懂事,每当接到他的电话,每每被他这么问时,我都会很冲地回上一句:这都几点了,谁还不吃!接下来的几秒,我们之间都有着尴尬的沉默。然后他又会照例重复地问着那些永远不变的话题:最近怎么样?钱还够用吗?......这些问完后,再沉默几秒,我什么都不说,每每是他结尾:那下次再打电话,一个人好好的啊。我挂断。
这样的对话大概重复了三年左右的时间,这期间,我经历了很多。一个人异地求学,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室友,一切都需要磨合。而我本身是个脾气不太好的人,一直不懂得如何迁就别人。这样的性格注定会让自己吃亏。有时候痛过、跌倒过、失意过才会成长,我慢慢懂得不是谁都会像父母一样宠爱你,不是谁都有义务容忍你。世界这么大,离了谁还是会一样转动。
我开始给他打电话。开头还是一样,我喊一声爸,他答应一声,还是问我吃了吗。彼时我不再反问,而是开心地说上一句,吃了,然后告诉他我的近况。大多数时候妈妈在旁边,他都会说上几句就把电话转给我妈。这是一直以来的常态。
最近却似乎有点反常,他和我说话的时间开始变长,由5分钟变为10分钟,甚至20分钟。原因无他,我毕业了。他为我的工作伤透了脑筋,总在念叨,怎么就没有分配了呢?没找到工作时,他怕我有压力,告诉我慢慢找。等我找到工作了,他又开始询问我是做什么的,总是担心我会被骗。我一遍遍给他解释我的工作,可对于小学还没毕业的他来说,却是怎么也无法理解的。
曾在网上看到过某篇文章,讲述自己的父亲离开,他独自在老屋回忆生活的点滴。那篇文章写的很好,言语朴实,字里行间真情流露。而一瞬间击中我泪点的是下面某个人的回复,他说,父母在时,人生尚有去处;父母走后,人生只剩归途。
我曾在深夜人静辗转反侧时一遍遍默念这句话,父爱如山,总归是真理。父亲永远也不会像母亲一样给你嘘寒问暖、给你和颜悦色,大多数时候他们给我们的永远都是沉默的面孔、坚实的臂膀,仿佛有他们在,我们就是踏实的、安全的。
而我,也在现在想来,那些我们对话沉默的背后,似乎都有着一个父亲隐忍的叹息。
我想在下次他问完那句“吃了吗”后,我要回他一句:我吃了,您吃了吗?
更多了解,请关注TED天津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