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旷世奇才,虽一生出世,但是却教出了四位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英雄人物:张仪、苏秦、孙膑、庞涓。如果按照其时的活动和后人的分法,则前两者属于纵横家,后两者属于兵家。 今天且谈后两者的兵术,以及他们的恩怨情仇。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战国时代的故事发展真像一出长达250余年的舞台剧,其中人物恩怨情仇,故事情节波谲云诡,看完之后当真令人拍案、令人扼腕、令人痴迷。
孙膑,智谋了得,善于布阵,提出“因势”、“造势”的军事思想,并著有《孙膑兵法》,对后世的兵法谋略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位列武成王苗六十四将左列第二。初仕于魏,后遭陷害逃至齐国,带领齐军大破于桂陵和马陵大破魏军,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庞涓,魏国名将,治军严谨,用兵如神,手下军队使命必达,命令传递没有阻塞,带领他们大溃赵兵,打败秦军。后期更是率领军队击退了秦、赵、齐三国的联合兵,致使三国与魏国签订结盟条约,让魏国成为唯一一个战国时期同时打败秦、赵、齐的国家。因此,单看军事才能,庞涓完全可以媲美孙膑。但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庞涓最后被孙膑逼死,末了留下了一句:“遂使竖子成名”。
其实,庞涓输给孙膑,输的不是本领,而是性格,庞涓输给的是自己。
孙膑与庞涓二人是同窗,共同拜于鬼谷子门下之时感情很深厚,学习数年后,庞涓认为自己已有所成,于是拜别师门,下山求仕,孙膑则依然留在师门,继续学习。
庞涓到了自己的祖国魏国,觐见魏惠王后把自己几年的所学讲出,提出了很多军事战略方面的好建议,魏惠王深深被其折服,遂拜他为上将军,让他执掌魏国兵权。
做了上将军后,庞涓的文韬武略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为魏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自己亦认为自己取得了盖世奇功,变得不可一世,舍我其谁。
于此期间,孙膑继续在鬼谷子身边学习,之后,墨翟游历至魏国,向魏惠王推荐了他。魏惠王在了解了庞涓和孙膑是同门之后,命庞涓写信请孙膑出山,孙膑接纳了请求,来到了魏国,故事由此开始。
孙膑来到魏国后,庞涓深知倘若任孙膑施展其才华,成就必在己之上,于是暗地里开始了对他的陷害。终于有一日,庞涓找到了一个机会,捏造了孙膑私通齐国的罪名,将他处以了膑刑和黥刑,想让他终生成为一个废人而无法施展才华。
孙膑在成为一个“废人”之后,忍辱负重,隐忍不发。终于有一日,他听说齐国的使者来到了魏国,于是就偷偷的与他见面,期间谈论了许多,使者深感孙膑的才华,冒着风险把他藏到车里运送到了齐国。到了齐国后,孙膑得到了田忌的赏识,把他推荐到了齐威王那里。“人才到哪里都会发光”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齐威王在与孙膑的对话中深感孙膑的谋略智慧的高深,于是便拜他为师。孙膑也终于开始了他的施展才华之路,带领齐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大的成就。
公元前353年,历史上一大标志性的战役打响,参与双方正是以孙膑为领导的齐军和以庞涓为领导的魏军,此次战役被后世称为“桂陵之战”,之所以会在战争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孙膑在战役中发明了一个战争新谋略:“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中第二计就是“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其基本思想就是强调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攻其所必退,歼其退者,已达到趋利避害、机动歼敌的目的。
初时,魏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数年,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对于攻击方向上,开始的时候,田忌准备是直驱邯郸,但是孙膑却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段强拉硬扯,要劝架,也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派兵解围也是这个道理,一定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于是趁魏国精锐集中在赵国之时,直接出兵攻打内部空虚的魏国都城大梁。果然,效果很明显,庞涓回救,于桂陵拜于孙膑。
此为一败庞涓。让我们想像一下,心高气傲、骄傲自大、不可一世的庞涓在如日中天之时大败于自己一直都嫉妒、害怕的孙膑,会是什么心态?必定是恼恨万分,气恼万分,如果以从心理学分析,此时的庞涓已经彻底的败于孙膑了,因为当嫉恨一个人时,其实已经不如对方了。而当害怕嫉恨的那个人,又被他打败一次后,就彻底的拜于他了,因为你的颓势开始显现,而又心态无法摆正,所以败下阵来只是时间问题。攻人上上为攻心,庞涓的心已开始溃败。
果然,公元前341年,即“围魏救赵”的十二年之后,庞涓又开始带兵攻打韩国。韩国求救于齐,齐国的阵容如昔: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作战计划依旧是直捣魏都大梁。庞涓听说本国告急,立即引兵回救。孙膑对田忌说:“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于是,他抓住庞涓狂妄轻敌的性格,又迷信兵法中关于带兵走百里去争利,先头部队会受挫;走五十里去争利,士卒也可能逃亡一半的传统观点的特点,强而示弱,故意退兵,装作返回齐国的样子。在行军途中,第一天齐军做饭造十万锅灶,第二天减少为五万个,第三天减少为三万个。于是,急于寻找齐军决战的庞涓见此光景,误认为齐军逃往严重,军心不振,便丢下步兵,只带一直轻装部队,兼程追赶,孙膑根据魏军的军事行动计算,判断他们将在日落后进到马陵,便预先在马陵道设兵以待,并派人在一颗大树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到达马陵后,看到了这颗有字的树,于是举火读之,当此话出口,埋伏在远处的弓箭手万箭齐发,射死了庞涓,临死前,留下了那句“遂成竖子之名!”。
多说一句,孙膑用的兵法在《三十六计》中被称为“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意思是: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采取直接进攻的手段,可以根据刚柔相互转换的原理,实行积极防御,逐渐地消耗、疲惫敌人,使它由强变弱,我方自然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再说回来,庞涓这次彻底败了:不只身死,亦在历史上留下了嫉妒、小气、狂妄的坏名声。
司马迁曾说:“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是对孙膑的赞美,孙膑再有才能,最后被太史公赞美的还是他忍辱负重的性格。钱德苍曾说,“庞涓暴虐早身亡,孙子忍之无恙。 ”这是对庞涓的贬低,庞涓再有战功,留与世人的只是暴虐。
庞涓才本不该如此,但奈何性格决定命运,最后任他有天高的才华,束缚他,甚至让他失败的还是他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