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时会惊叹于一个人看问题看得非常深,分析的非常透彻,通常就是因为他对于现象背后本质发现的比我们更多或者是更深一层。
老王想买辆自行车,从这句话中,你会为他的这个需求提供怎么样的服务?
给他提供一辆自行车吗?我们要知道,大部分情况下,用户所表达的需求并不是他们的真实需求,而是他们在当前自己认知范围内可以给出的一个最想要的解决方案。比如老王实际上是想要买辆自行车,骑车去北京买个烤鸭带回来,给村里的小芳是以获得她的欢心。
像这类问题通常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推导几次就知道老王心里可能最想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后代。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个例子。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把这种看本质的能力,用到产品商业模式的设计上,这个所需要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积累出来的,比如互联网产品争抢的是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长;直播带货需要了解的是投产比而不是销售额;自媒体要获得流量需要做好的是内容的传播性,而非狭义上的内容质量等等。
我们可以看到,能理解这些本质的人其实并不是非常稀有,当然他们是非常优秀的,而如果你可以把看本质这件事情再深入一些,会发现,最终有很多会归结到对人性的理解,就是说对人类这种动物的理解。所以无论产品、商业模式、内容,照着人的本能去打,一般都会有非常棒的效果。
社交软件应该怎么做可以在起步阶段提高成功率,那就是满足人类的繁衍本能,于是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匿名聊天来了,那当然这个本质原因是不能被大家所了解的,太赤裸了,所以会被包装成“大胆秀出自己”“有哪些有趣的人在附近”等等,但是产品经理在设计的时候背后的逻辑是非常清晰的。
为什么躺着减肥也有人信,因为人是真的懒惰;为什么零投入大回报有人信,因为人是真的贪婪。所以穷人的钱怎么赚,他们把生存需求排首位,你需要告诉他们他会有钱,你能帮他们赚钱,有点钱的人怎么赚,告诉他们能赚更多钱,这个潜意识的驱动是满足他们的贪婪、懒惰、傲慢,同时在同性别群体中获得竞争优势,更容易获得异性的青睐。
这些较为底层的需求会经过大脑的层层包装,自我欺骗成类似于目标、梦想之类的东西,所以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东西,有时候你是不能说的太清楚的,说得太明白了,大部分人就不愿意了。为什么买了一辆豪车会想着发个朋友圈,是真的以为朋友们会由衷地为你高兴吗?还是你作为一只孔雀,只是无意识的想开个屏呢。
所以一般说来,透过现象看本质和高认知是一回事。 意味着你理解这个世界上的现象,人类的行为的能力。有的本质理解了马上就能用,有的你知道也不敢说,还有好多的在理解的那一刻会让你怀疑人生,重塑你的三观。 同样的,因为人性的关系,这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一定不会是一个会被人们普遍具备的能力,你们猜猜是为什么?
Jessica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