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财迷”的经商史

                                                                                                    初涉商海

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为了培养他的商业意识,那天我给他批发了两箱饮料,让他拿到公园广场上去卖。公园晚上有很多人在那儿跑步,跳广场舞或者在湖边闲逛,也有大人和小孩在那里踩单车。我说人这么多,天气又热,应该会有人卖,估计有钱赚。儿子一听来了劲儿,欣然同意。

吃过晚饭,约了同小区的两个小朋友机器家长,一起来到公园广场,找了一个靠近路口、有路灯的角落,铺开蓝色的塑料方布,摆下三个相互间隔五、六米的地摊。三个小孩开始很认真很卖力地叫卖着:“饮料饮料,清凉解渴!饮料饮料,清凉解渴!”我在远处看着,差点没忍住笑。

儿子叫卖得很投入,不一会儿小小的额头上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大约20分钟后,开始有人到摊前问津。接着真的有一个小伙子买了一只矿泉水。儿子收钱找零,认真庄重,显得一丝不苟。

担心儿子今晚的营业额太少,会影响日后“经商”的积极性,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促销的办法。我从口袋摸出5元纸币,有点冒昧地走向站在不远处的一个面相和善的妇女,对她说:“你好!请问能帮我一个忙吗?那个卖矿泉水的是我的儿子,你能否用这5块钱去他的摊前买点饮料?我的目的是想让他能够卖出多点东西,高兴高兴。”我一边快速说完意图,一边指了指我的儿子。

女人很聪明,起初有点惊讶,但很快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会心地笑着接过钱,朝我儿子的摊位走去。我全程报以感激的眼神。

三个小孩卖到十点钟才收摊。回到家,儿子坐在茶几边盘点了半天,刨去进货成本,净赚5块6毛。看着整理好的一叠毛票(那时还没有微信和支付宝),儿子喜形于色,颇为欢欣。

第二天晚上,我问儿子要不要继续去摆摊,他说可以有。我们便又带着前晚的全套东西,去到老地方摆下摊子,准备复制昨晚的“成功”。

不料没过多久,就走过两个保安来驱赶,说是公园有规定,不准摆地摊。我对儿子说,既然如此,那就收摊吧。“走鬼”生涯便就此终结。

儿子赚的钱最后都用在了买棒棒糖和陀螺上。几块钱当然经不起花销,但估计多少能让他体会到一点自己挣钱自己花的乐趣。

后来幼儿园和我所居住的小区,在部分家长的促成下,举办了两三次跳蚤市场。小孩子们把自己玩过的玩具和看过的书藉,以及自己做的手工制品,都拿出来摆卖,既可以互通有无,又可以赚点零花钱,大人小孩都一致赞同,场面非常热闹。儿子每次都比较认真,如同一个用心经营的生意人,除了守住自己的摊子,尽心尽力的给咨询的人现场演示外,还抽空到感兴趣的玩具摊位去淘货,每次淘到一件心爱之物时,心满意足全挂在脸上。

跳蚤市场上出卖的东西,基本都是家长平时给孩子买的,“利润”的概念极其平淡。儿子更多的把它视为一种易货交流的手段和仿真的娱乐体验,比较少见他因为卖了多少钱而欢欣雀跃。想必儿童的心里,对财富生成与获取的基本原理也是明白的。


                                                                                                  重赏之下有勇夫

读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想培养儿子做家务的勤劳习惯,便经常要求他洗洗碗、刷刷锅。他总是像个小懒虫,磨磨蹭蹭、不情不愿的样子。我便想了一个金钱诱惑的“毛招”,美其名曰“物质奖励”,告诉他:每洗一个碗奖5毛钱。这一招果然见效,儿子一听,立马来了精神,捋起袖子就进厨房干开了。

真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在暗自得意之余,又有些担心他变成一个金钱至上的“物质男”。毕竟给钱才干活,是一种市侩的作风,并不是我所期望的境界。只不过是先让他行动起来的愿望在我的头脑中占了上风,思忖着先把这个小懒虫引诱得动起来再说。

为了防患于未然,在他完成任务之后,我会兑现奖励的承诺,同时会以调侃的方式告诫他:“不要变成一个给钱才办事的小财迷哦!”

他常常会鄙着脸笑,喊口号似的应答:“有福利才有动力。劳动致富光荣,不劳而获可耻。”

我哭笑不得,只好跟他胡乱对侃:“无私奉献光荣,唯利是图可耻!”

我要在语言上至少跟他打个平手,进行观念的碰撞。我相信,种下的因,总有一天会结成想要的果。


                                                                                              人生的第一桶金

10岁那年,有一天,他一个人到商场转悠了大半天。晚上回来,他告诉我:“今天赚了10块钱。”

我问他怎么赚来的。他说:“今天在商场玩具柜台看玩具的时候,有个老太太也在那里看。她见我在看高达,便跟我搭讪,说她孙子明天生日,想她送一台高达,但她不知道买什么样的才合适,问我能不能给她指点一下,出出主意。我建议她买一个限量版的,保准她孙子喜欢。听她介绍的情况,我觉得她孙子应该是个懂行的玩家。”

“你知道人家想买多贵的吗?”我问。

“我问了她的目标价位后才推荐的。不过当时那家商场的货架上没有这个版型的。我又带她到附近的一个商场玩具柜看,还是没有那个版型。后来又去了“天一.NO1”店,才找到这个限量版。”

“你向人家要钱了吗?”

“没有。我根本都没想这回事儿。老太太买了高达后,硬要给我10块钱当做酬劳,说我帮了她大忙,如果我不出主意,她真不懂该买什么样的才好。我推辞了一会就收了。”

“这要算是你利用专业知识赚的‘第一桶金’了。”我跟他开玩笑说。

“这桶也太小了吧!”儿子莞尔一笑。

“再怎么说,这笔业务也是有专业技术含量的。”我给他戴了一下高帽,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

玩具这东西跟其他很多东西一样,懂行的人才知道它的价值。不懂行的人往往只能看个热闹,买个寂寞。


                                                                                                    黑市生意

读初二时,有一个周末,我跟儿子在上街转悠。他进入一家超市买了10包辣条,说是其他住校的同学托他带的。这种帮助同学的事,我当然是赞同的。

第二个周末,我照例从学校把儿子接回来。晚上去文具店买完文具,在经过旁边一家超市时,他又说要进去看看。进到店内,他直奔食品货架,伸手拿起不同包装的食品左看右看。最后转头对我说:“老爸,我想再买20袋辣条。”

“干嘛买那么多?”我问。

“同学贼喜欢吃,叫我帮他们带。”

“要带这么多?你该不是在做生意吧?”我觉得有点异常。

“适当收点带工费。”儿子憨憨一笑,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

我被他的话逗笑了,没有说什么。因为我一时没想好应该说什么。

儿子提了一大包辣条,摇摇晃晃地从超市出来,一脸不辞辛劳的表情。

星期天晚上,他小心翼翼地把辣条塞进行装衣服的行李袋里,带回了学校。

接下来的周末,儿子在家对我说:“老爸,能不能带我到旧马路那边的批发市场看一看?”

“看什么呢?”我不解。

“去看看辣条。批发市场的价格应该比超市便宜很多。”

“你想到批发市场进货?”

“是的。”

“行吧。去看看。”我想,学会市场调查,懂得货比三家,也是一件好事吧。

批发市场的价格果然比超市要便宜不少。儿子查看一番包装袋上的品牌之后,一口气买了30包。

我问:“买这么多,销得了吗?”

“没问题。”儿子胸有成竹地说。

周日返校的时候,他照例将辣条塞进了行李袋。在送他上学的路上,我有些不太踏实,便问他:“你带这么多辣条回去,老师不说你吗?”

“老师不知道。”

“如果老师知道了,会说你吗?”

“那肯定会啦。肯定不能让老师知道的。我做的本来就是‘黑市生意’。”儿子坦白地说。

我被他的“黑市生意”四个字逗乐了,说:“你这是走私。”

转念一想,我还是有些不踏实,便问他,“你这样把心思和时间放在卖辣条上,会不会影响学习呀?”

“应该不会。”儿子肯定地说,“卖辣条花不了多少时间。每次带回学校,不到半个小时就会一抢而空。”

“这样啊。”我有些无语。

“是的。”

“你这样把同学当客户,赚同学的钱,会不会把同学关系搞成金钱关系,漠视同学情谊呢?”我有点担心儿子变成一个唯利是图、不重情义的人。

“应该不会吧。生意归生意,感情归感情。我赚了钱,有时也会请好朋友吃东西的。”儿子显然没想到我会问这样的问题,解释道。

“同学之间,不能全部搞成买卖关系。真挚的友谊,始终千金难求。”我刻意强调了一下我的观点,希望能对他有所引导。

“我也有不少好朋友呀。”儿子似乎在辩解。

“金钱和友谊,你掰得清就行。”我对他的心智还是颇有信心。

                 

                      高原的牵挂

到了初三,中考的战鼓已经雷鸣。

我在周末跟儿子就卖辣条的问题认真地谈了一下。我问他:“卖了这么久辣条,赚了多少钱?”

“大约3000元。”

“有这么多?”

“差不多。”

“打算怎么花?”我开玩笑问。

“主要打算买高达。”

“哦。”我知道他喜爱高达。

“不过,我还有一个打算……”儿子欲言又止的样子,“我想暑假去一趟山西。”

“山西?去黄土高原旅游?你小时候参加夏令营去过呀。”我很是意外。

“去看一个网友。”儿子的表情显示他决定对我坦呈,“我们几个同学约好的。”

“女网友?”

“是的。不然呢?”有点儿理所当然的口气。

“咋回事呀?”我不明就里。

“我们在QQ上认识了一个山西女孩,也在读初中。挺聊得来的。前段时间突然失联,发信息总无应答。后来联系到她的一个同学,说是得了肺癌(晚期),正在住院治疗。我们挺担心的!”儿子的表情有些黯然,语气尽可能显得平静地说着,“那天得到消息,我们几个同学在宿舍里关着门,哭得一塌糊涂。”

“这样呀!这么小就得了这样的病。”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痛惜。沉思了一会儿,我问他,“你们网上认识了多久?”

“快一年了。关系挺好的。”

“那,就去看一下吧。”

“嗯。”儿子点点头。

没想到还有这样一曲。我沉默了好一会儿,定了定神,才想起跟他要谈的问题。

“马上要中考了,辣条就别再卖了吧,毕竟会牵扯一些时间和精力。要分清轻重缓急。”我尽量以商量的语气说。

“行吧。”儿子显然也是想过这个问题的,答应得还算爽快。

儿子卖辣条的生意就此告一段落。


                                                                                    劳动致富

儿子高中是在另一所学校读的。上学不久他又故伎重演,周末开始从批发市场买一些辣条、豆腐干之类的食品带回学校。我猜测他又开始他的“投机倒把”生意了。像绝大多数家长一样,我心心念念的却是那终会到来的高考,对儿子把心思花在做“生意”上始终有些忐忑。

就在我决定找他认真长谈予以劝阻的时候,周五他回家突然面带愧色地告诉我:“这个星期给老师约谈了。不能再卖辣条了。”

我闻言,内心一阵暗喜,调侃道:“东窗事发了吧?”

“是的。”儿子有点难为情地笑了笑。

“也好。高中阶段很重要。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就能为将来的人生获取一个更好的平台。全力备战高考吧。”我趁机灌了一碗鸡汤。

“哦。”儿子没有反对。

此后儿子再也没有去批发辣条了。真是天助我也!我悬着的心也逐渐放下了。


有个周末,我跟他闲聊,问起他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他又告诉了我一个新的情况。

他说:“近期学校周边的餐馆和奶茶店估计生意很火。我们班和隔壁班的同学晚上叫外卖的很多。”

“学校不是有规定,不让叫外卖吗?”

“禁不住。他们要改善伙食。美食的诱惑难以抵挡!”

“学校门口不是都有保安把守嘛,外卖怎么送得进去?”

“这点儿困难怎么难得倒英雄的校园饥民!”儿子调侃说,“同学们跟外卖哥早已达成默契,约好在学校围栏处交货。等保安发现冲过来的时候,交易早已完成,拎着外卖的人已经跑得无踪无影。”

“保安知道了这个路数,可以定点设防或者蹲守的呀。”

“蹲个毛线。围墙那么长,他们跟保安开展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怎么防?”儿子不屑地说。

“战线是有点长。”我说,“学校不是禁止带手机吗?他们是怎么点外卖的?”

“学校是禁止带手机。但还是有百分之四五十的同学偷偷带进去的。”儿子说,“禁绝是不可能的。”

“馋虫作怪,谁也无解。”我苦笑。心想,世界上最难禁止的大概有三样东西:食、性、手机。

儿子又禁不住有点得意地说:“我最近也赚了一点外快。”

我心里一惊,忙问:“赚了什么外快?”

“有些同学晚上点了外卖,懒得到围墙边去拿,我顺便帮他们带回来,收一点劳务费。”

“这样的举手之劳,好意思收同学的钱吗?”我质疑。

“一次两次学雷锋可以。经常帮拿当然要收点劳务费。”

“你一次收人家多少钱?”

“两元。”

“你这差不多是货物价值的20%哦,高了点儿吧?”

“我是明码实价,公买公卖。而且他们都是富二代,不差钱,自己懒得跑。我出卖力气,赚点工钱不过分。”儿子大言不惭的样子。

听了儿子的话,我有些心疼,对他说:“儿子,你犯得着为他们做苦力吗?”

“这是公平交易。再说,我腿长有劲儿,长跑是强项。跑一趟不碍事儿。”儿子若无其事的口气。

他讲得不无道理,我也不好再说什么。说多了,还会有歧视体力劳动之嫌。不都说劳动不分贵贱吗?谁又能保证自己一生不干体力活呢?养尊处优,锦衣玉食,未必真豪杰;嚼得了菜根儿,做得了大事,方是英雄本色。我也是希望“劳动不可耻”、“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在儿子心中扎根的。


                                                                                            迎接女网友

高二那年国庆前夕,儿子突然说,十月二号要去机场接个人。我有些奇怪,问他接什么人。他说:“你还记得我曾经跟你讲过的那个山西女孩吗?”

“那个患肺癌的网友女孩?”

“是的。”

“接她吗?她要来?”

“是的,我们几个同学约好一起去接她。有一段时间,听她同学说她已经去世了,搞得我们很悲痛。后来才知道是误传,原来她转院到了省城医院接受化疗。现在听说病情基本稳定了,她想到南方沿海来看看。订了二号的机票。”儿子有些感触地说。

“那应该去接。陪她到周边看看。”我赞成道。

“嗯。准备坐地铁去。”

“要我开车接送吗?”

“不用吧。必要时可以叫滴滴。我跟同学们商量了再说。”

小孩子们能保持这么长时间的联系,可怜的女孩年纪轻轻命运如此坎坷,让我神思有些恍惚,心情颇为唏嘘。我的财迷儿子,心中尚有一方净土,令我无限欣慰。


                                                                                  巨额奖金

高中毕业那个暑假,儿子终于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跟儿子商量,在上学之前,要不要利用暑假回老家看一下爷爷。儿子肯定地说:“要的。”我猜想,儿子一定是记得去年过年的时候,我父亲为了激励他发奋读书冲刺高考,许诺过如果考上大学会给他1万元奖金。儿子这次之所以这么爽快地表示要回去看爷爷,十有八九是冲着那份“巨额奖金”而去的。我看破不点破,于8月底带儿子回了一趟老家。

父亲很高兴。在我们返程前一晚,他颤巍巍地拿出一沓钱,往我儿子的手里塞。儿子礼节性地推辞着,以探寻的目光看着我。我说这是爷爷的心意,但爷爷工资不高,就收一半吧。儿子“嗯”了声,对我父亲认真推辞起来说:“太多了。不用那么多。”父亲坚决不从,执拗地把整沓钱塞给儿子,嘴巴一边念叨着:“我过年时就说好的。”一副要坚决兑现承诺的神请。见父亲兴头正高,又如此坚决,我便对儿子说,“那就收下吧,谢谢爷爷。”儿子这才显得过意不去地收下了。


                                                                                    见识“大神”

上了大学,儿子见识了校园里地很多“大神”,很是景仰。有一次,他告诉我说,同班有一个同学,绘画水平很高,现在就能够在校外接十几万的单子。学姐学长中有些大咖,在校期间甚至都可以接到几十万的单子。他说这些的时候,颇为兴奋,一脸羡慕的表情。

大二寒假,他说假期不回家了。我问他干嘛,他说就在学校住着,白天去市区参加一个建模培训班,提高一下自己的建模能力,如果学会了,自己就可以独立接单了。

他还真的说到做到。假期连续二十多天,每天早上坐一个多小时公交去上课,直到晚上九点多才下课,然后再坐一个小时公交回学校睡觉。最后一天举行结业考试,两天前有个已参加工作的学兄打电话给他,说公司有个大单,很急,需要赶工,想请他帮手做,一天报酬是500块钱。儿子很想接下这单活,可惜时间上与结业考试冲突了,他纠结了半天,不得不放弃。这单“大生意”就这样错过了,儿子叹息了好多天,每次谈起都显得很惋惜。我安慰他说,只要有真本事,以后活多的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他点头称是。


                                                                                        这事儿不能等

大三的“五.一”小长假快要来临之际,我父亲的脑梗塞又犯了,腿不得劲儿,走路都困难。年过八十的人,真如风中之烛。我发信息跟儿子商量,要不要再回老家看看爷爷。儿子近期功课挺重,作业很多,而“五.一”假期只有三天,我思忖他未必情愿来回奔波数千公里。我也不想站在道义的高地过于勉强他,便以调侃的口气明白地告诉他:爷爷有限的积蓄基本都花在了医院,这次如果回去肯定是没有红包收的了。接着又跟他扯了一通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近况。最后我又回归到回不回老家的问题上,平心静气地对他说:“这次假期很短,只有三天,路上来回就差不多要两天。你如果作业太多,那就等中秋或者国庆假期回去也是可以的。”我这样说的目的是想给他一个台阶下。

“还是这次回去吧。这事儿不能等。”儿子语气肯定,显得有点老成。

他的态度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让我颇有些感动。我父亲年高体弱,的确是随时可能出现意外。儿子内心显然已经有了回家探望的紧迫感。年纪轻轻就已经知道尽孝要赶早,令我颇感欣慰。


                                                                                            廉价劳动力

小长假后返校没过几天,他打电话给我,说自己找到了实习单位了。同时联系了几家公司,最后敲定了这个实习单位。其最大的好处就是负责人比较重视,而且承诺能够让他多岗位学习,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都可以安排他去实操。

我问实习工资多少钱,他说大概两三千块钱。我开玩笑说公司可能榨取一把你这个廉价劳动力的剩余价值了。

儿子心知肚明地说:“这是肯定的。公司给我提供实习的机会,肯定要役使一下实习生这个廉价劳动力的啦。否则人家公司哪来的动力?”似乎这事是天经地义似的。

关于实习工资,儿子说只要让我能够学习了解设计、营销、日常管理以及生产的全过程,工资高不高我都觉得无所谓了。儿子的注意力这次是全部集中在学习工作流程,积累实战经验上了。至于能赚多少钱,似乎完全不在他的考量范围之内。

他没有表现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态度,我觉得很好。该赚钱的时候赚钱,该吃亏的时候吃亏,这种理性公平的态度,让我十分欣赏。看来我一直认为的“小财迷”,并不完全是我想象的样子。


                                                                                            相信这是一片蓝海 

离大学毕业已经不远了,就业问题已经日益临近眼前。有时候跟他谈起将来的职业选择,我建议他考虑是否可以做点准备参加公考,或者应聘到某个国企。这样的单位虽然薪资有限,但胜在稳定,996的压力可能也相对小一些。比起在市场的海洋游泳求生或者到私企打工,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

儿子耐心地听完,最后还是摇摇头说:“不想。”又说,“很多稳定一生的人,最后也就那样。尽管我也不想过996的生活,但我还是想做动漫玩具这一行。我相信这是一片蓝海。与那些动漫大国对比一下你就知道。”儿子说话的语气很淡定。

我有点被他感染,便不再啰嗦。既然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也就没必要再强求改变了。我这辈人一心求安稳的保守观念也并不一定就是对的。想想自己这一生固步自封,错过了多少创造辉煌的机会!

每一代人都自有其与生俱来的强大生命力,在属于他们的时代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总会有人长成参天大树。上一代人永远不要对下一代人过多地指手画脚,永远不要杞人忧天地担心下一代是“垮掉的一代”。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谁也阻挡不了新陈代谢的永恒规律。------新生代,我在心里为他们祝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