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太子将金刚经分解成三十二小段,每段做了小标题,用来概括小段的主旨。这种分解成为最通行的版本。某甲每个小段,甚至每句话是明白的,但是,总是连不成片。
每段的上句和下句是什么关系?段和段之间是怎样顺承的?饶是某甲看过很多遍,也无法将其中的关系理顺。参看僧人的解释,某甲想,最简洁的当是六祖的金刚口诀,但口诀的解释是摘其要点,而且局限在名词术语中,不够通俗。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起承转合仍然不得而知。
经不同与禅宗公案,公案中的对话是可以不讲究逻辑的,但是经的记载,却是对大众讲话,为传播效果考虑,肯定是要讲究逻辑的,这样大众才能获得利益。因而,金刚经句段之间当是可以理顺的。某甲很早想清理一次,直到上月中才正式开解,至此,已经解完一半。
某甲个人觉得,基本是看清了前后逻辑关系的。解完的一半恰是金刚经的上半场。下半场的开头依然是须菩提的两问,上半场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段落,逻辑清晰,意思完整。但是下半场到结束,其中的逻辑关系比上半场复杂多了,因此,某甲不得不停止解经。还要仔细揣摩,把握精髓,待日后再解。
金刚经通常是禅学爱好者们读诵的经典,很多人并不追求其中的含义,他们遵循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确,经常读诵,是能够每次都有新的体会的。经中说,哪怕是受持其中的四句,就受益无穷,这样看来,把握要点就够了,其中来龙去脉,倒也不必认真的。
还有人会问责某甲,以己意揣测佛意,即使解得天花乱坠,也是胡说八道。佛陀早说过: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只有到了阿罗汉的境界,才能信汝意。这样说当然是对的。凡夫的一切理解是用思维的,用思维必然有缺陷,而阿罗汉以上的圣人则是自然解,从心性流出,不用思维。但即便是阿罗汉,也理解不了大乘,菩萨们也理解不了佛。
这样说起来,阿罗汉怎么回小向大,菩萨们如何成佛呢?凡夫永远都不能领悟圣意的话,又何必发成佛之心呢?
经文刊印天下,就是要解的,要不怎么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呢?金刚经本身将“受持”放在首位,然后说读诵,最后说传播。何名受持?就是理解然后练习啊!
经是可以解的,只不执着以自己的解为是,即可。读过金刚经的人,可能理解某甲解释的不同之处。可能看出某甲对金刚经前后关联脉络的梳理。没有读过的人,看看热闹就够了。本来某甲也是好玩,如若端严的佛子们看见,不要太较真,一笑而过就好。
受,就是解。持,是练习。受中有不对的,通过持的体验来修证,这就是解行相应。
某甲十六解,并没有按照昭明太子概括的小标题来展开,是自己阅读的体会。标题上是看不出前后关联的,对此经有阅读,并且有兴趣去理解的,当能看出。
金刚经是语录体吗?经过昭明太子那样分段后,好像是语录体。语录体是零碎的,但基本上所有佛经都是佛陀的现场报告会,怎么可能是零碎的呢?
把看似零碎的东西,连缀完整,恰是某甲的兴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