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阅读#☞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1.

建立并使用第一张清单--时间段清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只有超人才用严格的日程表表(图二),我们用的是时间段(图一),但这种日程表从小都在使用,但效果很不好,一直不知缘由,现在彻底明白了,这样的日程表中间没有空隙时间,如果有一项没有按规定做完,那接下来这张日程表就相当于作废了,耗费了很长的时间去制作这样的日程表,但一次又一次的以失败而告终,计划越是理想化,越是显得惨不忍睹,也就越不可能参考时间表做事,越是努力去执行严格的时间表,就越有可能体会到挫败感,焦虑感,也就越无法坚持。

很庆幸自己已经开始使用时间段清单了(清晨5件事,晚间5件事,中午随机事件,我简称为5X5),现在都已经固定下来啦。

把一天划分成若干时间段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般建议按照一天的时间顺序来思考,但不要写具体的时间点,上面这张图是把一天分成了九个时间段。这九个时间段并不是随意划分的,而是在详细审视了时间,地点,物品,环境,他人和自己的身心状况后确定下来的,这六个要素决定了某一时间段内适合做哪些事情,不适合做哪些事情。

2.

建立并使用第二张清单--碎片清单

我们不能让大脑直接面对每天的信息,事情,想法等各种碎片的侵袭,我们需要为它建立一道保护屏障,碎片清单就像蓄水池一样,在大脑以外提供了一片缓冲区,碎片来了先全部进入缓冲区,大脑在合适的时候再去处理它们,这样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碎片清单中,需要写下三种内容:

信息:你发现的有价值的信息,记下它的标题

事情: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以及别人让你做的事情,记下事情的内容

想法:关于自己想要做什么,改变什么,尝试什么的想法,和事情不同,想法通常都不紧急。

3.

建立并使用第三个清单--每日任务清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所有碎片清单中的事情可以归纳为不做,以后做,现在做,排期做,找人做以及怎么做六种,前三种在处理碎片清单的时候就已经把他们移除出去了,而后三种都需要一些后续工作,这些事情是肯定需要做的,虽然不是现在,但越早完成越好,不然会越积越多,那你需要为这样的事情建立清单,即每日的任务清单。

4.

打卡是你唯一需要培养的习惯

如果你只能培养一个习惯,请培养打卡的习惯,因为它是培养习惯的习惯,是坚持做到某事的最重要技巧。

长期的打卡除记录本身之外,还要考虑数据存储和统计的问题,我目前建立的打卡习惯有二十多种,一般都是在微信朋友圈,在微博上或者在自己所建立的手帐笔记本中打卡。

通过打卡,也是在自己观察自己,因为自己同时在扮演着监督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很多时候当你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某一行为时,打卡通常会按照你想要的方式改变这种行为,所以无论你想坚持什么,先要坚持打卡。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就是三个重要的清单和一个打卡习惯,这也是碎片化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我已经在实践的进程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