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想”的工作,大概是这样的:
每天都能接触很多新的信息和挑战,即便有难题也总能轻松应对;
个人才能与岗位要求正相匹配,又能在工作中充分锻炼;
有业界大牛亲临指导,但又能独当一面,有充分的自主权;
下属能完美地执行自己的想法,各种繁杂和操作性的工作由他们完成,自己只要运筹帷幄……
算了,回到现实吧!
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在做着重复性的工作,这里不是乌托邦。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这个一万小时定律大家应该都听过。但是在职场上,这却并不适用。单纯把工作重复一万遍并不能直接助你成为大牛。
当然有些工作看上去确实“更”枯燥一些。在知识越来越专门化、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我们所任职的岗位,绝大多数只是一连串复杂链条中的一个小环节。今天的白领所扮演的角色,与百年前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那么重复劳动对于个人是不是全无意义呢?我们是不是只能诺诺接受、默默承受、苦苦忍受呢?吾当三省吾身,以下这些问题是否能让日常high起来呢?
——我的工作是不是关联某一些特定的技能?
“一万小时”强调的有意识地对自己技能的反复打磨、操练,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更高的技能意味着:做同样一件或难或易的事情,你可以完成得更快、更少差错、更加精确。所以不妨从一个“技能养成”的视角出发来看待这一切:重复性的操作是磨砺技能的必经之路。
——在完成工作之后我是否能进行有价值的反思?
即便每天干的活一模一样,每个人的思考和感悟可以不同。不妨总结、反思一下。比如,就例行工作画出流程图,看有没有多余或者重复的步骤,如果有的话,可以试着把它们修剪掉。
时常反思使相似的工作慢慢变得不同:你对这项工作的理解会逐渐加深,思考的角度会更加多元,更能找准关键和要点,也更善于做出平衡和取舍。于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它不再是原来那样面目可憎了。
——能不能通过某些效率工具来优化你的工作?
越是单调重复的工作,被效率工具优化的空间就越大。且不说今天手机和电脑上各种各样的效率软件层出不穷,光是Office和其他主流办公软件的深度功能,就是取之不尽的神奇宝箱。
只不过我发现,人先天具有一种与工具相抗拒的惰性。我们总是对自己的原始做事方式过于自信,而对能够颠覆旧有行为模式的新事物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只要你能够越过这个小小的心理障碍,主动去探索和发现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效率工具,就会发现别有洞天,像是来到了一个新世界。
主动向上司和同事们分享你的经验,帮大家鸟枪换炮,你将会作为一名“工具小能手”,在公司的存在感大大提高。
——是否可以为你的工作引入一些随机性和新元素?
如果你不能改变你的工作任务本身,那就改变你的工作环境吧:
比如你可以重新布置你的办公桌,放上新的玩偶、绘本和多肉植物;
你可以升级你的鼠标、键盘和耳机;
你可以把原本的书架打乱然后重新排列;
甚至更换午餐的“饭友”,以结交更多的朋友……
哦,不要害怕同事们投来的异样目光。他们只是不习惯一个原本循规蹈矩的人突然变骚,哦不,变活泼了。但过不了多久,他们也许就会仿效你起来,因为人都寻求新鲜感,没有人喜欢一成不变。
——我的工作目标是否过低实现超越期望我还能做哪些?
你要想,如果你不是一个简单的螺丝钉,而是一套能发挥独立功能的组件,你可以怎么做?你需要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别担心,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天生就具有创造力),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在没什么风险的前提下,提前一步去完成上司和同事想做而还没做的事情。
与此同时,表达也很关键。在别人开会打瞌睡的时候,你可以积极发言,只不过发言前你要确保自己已经做足了功课。
人与机器,或者说与一件庞大机器中的螺丝钉的区别是,人是具有“弹性”的。面对一份相同的工作,同一个人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表现,其创造性和重复性的比重也会有很大差异。决定这种差异的,是你的目标、技能、方法和工具等种种因素。
即便是单调重复的工作,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提升工作技能的机会,看作是反思和收获的机会,看作是掌握先进工具的机会,看作是向新事物敞开大门的机会,看作是突破他人对你固有期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