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辛弃疾的人生能给现代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如果说到辛弃疾,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壮志未酬的英雄,豪迈奔放的词人,今天我想全面的聊聊辛弃疾,来体味一下他有着怎样的人生,他性格中的双重性,看他是怎样在他那样的年代做到了既豪迈奔放,又恬淡闲适。
辛弃疾的一生,是常人的两辈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辛弃疾前半生,讨平起义,创设飞虎军,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后半生,恬淡闲适,回归田园。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
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1.辛弃疾的前半生:
1.1讨平起义,创设飞虎军
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并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不被朝廷采纳。为守臣期间,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创制飞虎军。辛弃疾一生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1.2军事思想:
辛弃疾的军事理论主要体现在《美芹十论》中。《美芹十论》是辛弃疾的一篇军事政论文。该书从第一论以至于第十论,无一不是精辟之论,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这也是一部很好的军事论著,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客观地分析了宋金双方的形势,提出了周密详尽的恢复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以后,他又向右丞相虞允文上了《九议》,再次陈述他的抗金方略。辛弃疾希望以此唤起宋廷君臣的抗金热情,坚定他们抗战必胜的信念。辛弃疾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他日夜渴望的是驰骋沙场,收复失地。
1.3军事活动
辛弃疾不仅是词中高手,同时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为将,可冲锋陷阵,有万军之中勇擒张安国之壮举;为帅,可指挥若定,有一月平定茶商军之功绩。后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
1.4豪放诗词:
主要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词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战斗精神。辛词的爱国思想与战斗精神首先表现在他对被分裂的北方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上。他青年时期曾直接参加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后来在词里还经常想起这种“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的战斗生活。在面对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上英雄人物时,就不能不激发他的豪情壮志。因此他的登临怀古之作特别擅长,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两首词中可见一斑。
2.思考辛弃疾前半生能给我们带来的积极意义
辛弃疾领军打仗,为朝廷建言献策的时候才二十六岁,辛弃疾的前半生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由此可以想到,辛弃疾前半生能给我们带来了积极意义,下面从对当代青少年带来什么积极意义做详细阐述:
2.1当代青少年应该不断增强自己的爱国意识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身之本。广大青年要想建功立业、成就人生,就必须爱国爱民,矢志为党、为人民、为祖国永久奋斗、赤诚奉献。
当代青少年应该通过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深入了解自己所属的国家,从而产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可以通过参观国家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学习英雄事迹和先进人物的故事,举办红色爱国活动等,亲身感受国家的辉煌过去和现在的发展成就,也能够激发自己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的动力。
2.2当代青少年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报效祖国,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孩子们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着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通过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民族的奋斗历史,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和社会负责任的意识,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北宋理学大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青少年应该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树立远大的志向,报效祖国,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不仅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也需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动态,紧密跟踪有关祖国统一的信息,了解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提高对统一事业的思考和认识。积极参与青年组织,加入学生组织、青年团体,争取更多的青年学生关注统一事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共同促进祖国的统一进程。
总之,青年学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增强爱国情怀,努力学习和关注祖国统一的问题,并通过积极行动和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做出贡献。
2.3当代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不及天下家国事,唯有经史子集文。如果单纯只有爱国,有远大的志向,就可以报效祖国了吗?显然,还需要我们在仰望天空时,更需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位“有本领”的人。
《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日后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
当代青少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2.4当代青少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学习军事理论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代青少年应该增强锻炼身体的意识。毛主席注重个体的身体锻炼和意志磨炼。他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天斗地的战争精神去应对不同的敌人。早年的毛主席特别注重体育锻炼,充分肯定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诚以德智所寄,不外于身”“一旦身不存,德智则随之而隳矣”。
毛主席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写下了著名的《体育之研究》,并发表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第3卷第2号上。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明确了“国力荼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的民族体质现状,提出了以体育“强兵强种”“强国兴国”的主张,提倡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唤起民众强健体魄,共同挽救民族危亡,发出了“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呐喊。
毛主席身体力行的锻炼身体,并大声疾呼“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体现了毛主席强身健体、自强不息的尚武精神。
青少年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其坚毅的品格。比如各种长时间持续的运动如长跑可以练习一个人的耐力。增加气力的对抗性运动可以培养其猛烈的性格。
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还需要学习军事理论,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少年强则国强。当代青少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学习军事理论,积极相应国家征兵号召,做好思想准备,为祖国统一大业枕戈待旦。
2.5当代青少年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勤奋坚持的优良品质
颜真卿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说的正是勤奋,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勤奋是一个人能有所作为的基础。
宋代苏轼的《晁错论》有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超世之才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但是坚韧不拔之志是可以通过自制,自控,坚持实现的。
当代青少年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勤奋坚持的优良品质,让自己的变的更加优秀。
总之,当代青少年应该不断增强自己的爱国意识,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报效祖国,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学习军事理论,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勤奋坚持的优良品质,让自己早日成为一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辛弃疾的后半生:陶渊明式的人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陶渊明,苏轼有,辛弃疾有,我们可能也有。
辛弃疾因在地方上大刀阔斧地整顿、创置“飞虎军”等事,妨碍了权贵们的利益,被交章弹劾,罢去所有职务。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此后二十年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辛弃疾在上饶、铅山隐居时期,写了不少流连诗酒、啸傲溪山,表示与世相忘的作品,如《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其中有部分描写农村景物和农民生活的小词,如《清平乐·村居》。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其抒情小词,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青玉案·元夕》等,写得含蓄蕴藉,言短意长。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
读这些抒情小词的时候,可能河南想象这是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以“沉雄”“豪壮” “慷慨” 闻名于世文人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带我们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不再有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不再有豪迈奔放,壮志未酬,有的只是宁静闲适,悠然自得。
4.思考辛弃疾后半生能给我们带来的积极意义
辛弃疾后半生虽然随遇而安,偏居一隅,恬淡闲适,但也从能他后半生人生中汲取养分,充实人生,读到一些积极乐观。
4.1个人对辛弃疾抒情小词的喜爱
我个人尤其喜欢《清平乐·村居》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类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词中没有过多的修饰,白描手法写成了农村生活的宁静和闲适,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
自己有时候心血来潮,也写上两句类似的句子,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例1.鹊桥仙·赠2019年贝九大三班毕业的小朋友
2019.06.01
和昕灿灿,
春寒淡淡,
袅袅晨烟出爨。
三年间一群孩童,
尽欢乐、天真烂漫。
峰峦绵延,
溪水潺潺,
桃花绽放枝间。
十年后一群少年,
成栋梁、风度翩翩。
例2.长安偶得
渔樵夫2022.03.11
一椅一顽童,摘叶喂草龟。
一水一欢鱼,嬉戏追虾米。
一山一清溪,潺潺去哪里?
蜉蝣于天地,哪里都清溪。
在这喧哗烦扰的闹市,辛词为我们提供了一弯港湾,让我们的心灵得以休憩。
4.2从辛词中读到的哲理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无论是从事大事业还是追求大学问,都需要经历三种境界。
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也是最高境界,说的是终途,人生寻寻觅觅,在你曾经追寻无数次的某个角落,你发现了真理,达到成功。
朱熹:“辛幼安亦是一帅才,但方其纵恣时,更无一人敢道他,略不警策之。及至如今一坐坐了,又更不问着,便如终废。此人做帅,亦有胜他人处,但当明赏罚而用耳。”
思考辛弃疾的人生能给现代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不管是从当代青少年的还是从我们普通大众的角度,都能给我们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需要我们研究和学习。也希望我们都能像辛弃疾那样,文武双全,进可驰骋沙场,上阵杀敌,退可归隐田园,含饴弄孙。
参考资料:
[1]. 史料索引《宋史·卷四百一·辛弃疾传》
[2].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二十》
[3]. 参考百度百科
[4]. 做爱国奋斗的有志青年 王明森(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2/0704/c40531-32464839.html
[5]. 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史嘉欣(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6].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追求专业的北师大基础教育教材 2023
[7].新形势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开展?培养新时代青年学生爱国精神 淑仪历史呀2023河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246660517851802&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