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正坐在医院的住院病房中照顾奶奶奶奶今年86,因身体机能老化,行走困难而住院。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来医院照顾家人,还记得十年前我爸因糖尿病需住院调理,每天我跟我妈轮换照顾我爸。
到如今都还记得那种带有咸味的苏打饼,爸爸的车上,卧室都会放几盒咸味苏打饼,因为糖尿病不能吃甜,但又容易饿,可又不能吃太饱,所以这种饼干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从一开始只是为了充饥,到后来才明白他对我爸的真正含义。
当然,今天的主角不是苏打饼,而是医院里的人。
病房里有四位住院老人,我不知他们分别患了什么病,但是我观察得出他们的神情。四号床的老人基本都在睡觉,只有在饭点和需要吃药体检的时候才会起来,由一对中年夫妇照顾着。虽然有两个人日夜不间断的照顾着,但她眼中已少了光芒,她缓慢拿起勺子吃粥时,会停下,唉声叹气。
三号床的老奶奶是一位盲人,由一个中年妇女照顾,看着像她的女儿。奶奶总笑脸盈盈,虽然行动已十分不便,但总会拉着女儿去走廊走上几圈,牵着女儿的手,挪着小步子,还笑着四处观望。
六号床的奶奶看着七十岁的样子,总爱找人聊天,跟我妈妈聊,跟我聊,跟我奶奶聊,从身体情况聊到儿女孙女,我奶奶只会讲客家话,不会讲普通话,而六号床的奶奶只会讲白话,因此我奶奶听不懂她说什么,但我会帮她翻译成客家话,也算能勉强沟通。
描述了这些医院里的情景,我是想谈谈这些年来我在医院看到这些病人的感受。我不是医生,不会看病,不知道从生理上来说,什么病好的快,什么病难好,但我知道,不止生理上的需要调理,心理上的更需要调理。
如果内心积极,那么心理与生理病将构成良性循环。反之,将构成恶性循环。当然,外界影响因素还有家人的态度,等等。但主要还需要看自己的心态。
其实如果我们在医院的住院部走上一圈,会发现有的病房冷清如死灰,不像是病房,更像通往孟婆桥的候车厅。有的病房有说有笑,仿佛这并不是病房,而是地点比较特殊的座谈会。
说来也可笑,还记得有一段时间甲型H1N1病毒盛行,而我恰巧就在那时候感了冒,甚至还有要发烧的迹象,我躺在床上,眼神迷离,嘴唇发干,浑身发热,我在想,我是不是染上甲型H1N1了,我还年轻,不会就这样死了吧。过了几天,我好了,想追想起来,可笑至极。
高二下学期我在打篮球比赛的时候,右手舟骨骨折了。后来养伤的日子里我反而胃口大开,心情大好。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我也不记得我养了多久,但我知道那段时间过的飞快,我过得十分充实,甚至还胖了几斤。
道理很简单,就是生理病不好治,但一定要确保你的心理不生病,医疗上的进步,不必担心硬性条件不足,但要确保软件够好,这样才能强强联合,更快的痊愈。
但当你真真切切观看的时候,你反而开始怀疑这个道理是不是这么正确了。
刚好写完,三号病床的老奶奶,缓慢摸索着,打开了那台小巧的收音机,正播放的歌曲是《妈妈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