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在人大旧书市闲逛淘到的一本书,后来书市撤了,书也送人了。之后呢,不知为何又碾转回到了我的手上,在书架上躺了那么许久,前几天没心思写论文就拿来看看,配合着美妙的阳光,甚好
北京的天气近段时间一直很好,上午起的晚。等我起来太阳也老高了,靠着窗台在明媚暖和的阳光下读着这本略带忧郁的书,感觉也挺好。想到大学时,没事就一个人图书馆学习,课业学习时间倒是不多,更多的是去看“闲书”了。那是段美好的时光
《巨流河》,想想当时为什么会买她呢?就是感觉这是个颇为熟悉的名字,而对于她的作者齐邦媛,虽也是听说过但不熟悉,读完才发现里面好多的东西是那么的熟悉。齐邦媛,父齐世英,初由张作霖资助留学欧洲,学成归国,随新军领袖郭松龄起兵反张,郭兵败身死。可以看出齐邦媛对郭的事件是给与了高度的评价的,甚至于对此历史事件做出了诸多次的假设,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而后,其父世英入国民党,负责东北事宜,重点介绍其办中山中学经历,算是殚精竭虑,鲜顾及家庭。作者自己从小体弱多病,且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国破山河碎,一家人颠沛流离,异常艰辛。在此过程中,始终在形成自己的人生格局,人生价值也在小学、初中、大学的相继中不断形成、成熟,及至矢志不渝的追求之,算是人生一大幸事
喜欢书的前半部分,大概是与我的性情颇为相投。理想、爱情、彷徨、信念,这些美妙的难以捉摸的东西,总是吸引我趋之若鹜,不为别的,就为内心片刻的安宁。基督教、天主教,一直是可望不可即,或者说是太过美好而不敢去触碰的,怕碎了。天使真的有那么美好,能消解人世的迷茫与悲痛?圣经的神圣是否可解我心中的疑惑?
国民党自1949年败退台湾,对败退之事应也多有反思。齐世英随台没多久就被开除党籍,然后就是齐邦媛及其丈夫的内容,这部分可能是生活太多遥远,对我是水土不服,读着略显枯燥,所以不甚喜欢
动荡年代,一女子能坚守自己的内心真是不易。齐邦媛,以一弱小之躯硬是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学天空,不能否认有其父的影响力靠,但是更多的还是个人的努力和机遇,况且在那个时代活下来尚属不易。朱光潜、钱穆等众多知名学者的点播真的是羡煞旁人啊。这也是我更喜前半部分的缘由,西南联大、张氏父子等众多历史人物因缘际会也是我颇为感兴趣的,而后半段台湾的事、人我基本无知,所以拓荒对于现在的我没多大兴趣吧
书中太多的细节看过基本就忘却了,但是对于作者对郭松龄的钦佩有明显感受,对父亲一身铮铮铁骨的敬仰也是刻骨铭心,对张作霖也是做了诸多正面的评价而对张学良的评价则很负面(与我从小接收的正好相反),还有作者对于政治的态度也是印象深刻。在那个战乱年代,尤其是1945年抗战胜利的背景下,举国一片欢呼声后的暗潮涌动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却颇为“反感”,一心投入学术殿堂让我颇为敬佩,反潮流而动之,要么迎向阳光,要么投入地狱。幸运的是,作者见到了自己的春天,虽然国家的春天不知何时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