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传小记

苏轼这个人想说的并不多,毕竟我不可能比这些作家为他作的传记讲的还好,想说些与苏传无关的内容,不同的作家写同一个人的传记,这就很有意思,就像很多人口中讲述同一个人,有鲜明的共同点,又因为个人的喜好感受不同加上了自己的见解,不同人的眼里总能了解到一个人的多面性。

宋朝时中央为了控制削弱地方权利,两三年就要调度官员,这成就了一个很好玩的现象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公费旅游”,上任的官员携家带口,路上得走几个月,途中游山玩水吃喝玩乐,苏轼最经典有趣的诗词大多都是在和朋友逗趣或者被贬的路上,以及临行的送别诗,而他在京城的那段日子,反倒是卷入政治斗争没什么闲情逸致写诗作赋,所以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缺一不可。

说到写文章,苏轼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是把修辞和作文之法弃而不顾的,毫无规矩法则,只要表达真实的情感,表达得足够好,迷人和独特之处便自然而生。想起曾向人讨教作文,得了一句作文真义:写文章不见得要有什么中心思想,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简洁达意,老老实实将意思写出来就最好。只是方向明了,实际写出来却不是想象的那般容易,为此我时常抓耳挠腮。读诗词的时候,连带着写诗词的背景和社会大环境也通读了,竟也在心里勾画了一个朝代的模样,众生万象都在那短短几行里体现到了极致,给各个苏传写前言的人说,要读懂苏轼就离开不他的诗词,这是最接近他的东西,也是最能体会他心情的,他的际遇往往都在这些作品里,相关联的又有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读书这个事情有意思的是,你总能在书里找到感兴趣的事物,永远不会空虚。

读苏传的时候被王安石深深的吸引了,这个带有传奇色彩又有些悲情的人物,他是宋朝仅有的两个一生只娶了一个老婆的男人之一,另一个是司马光。有两个印象深刻的故事,说是有官员和王安石同桌吃饭后和人说起他喜欢吃某道菜,他夫人听到后便说他只吃眼前的菜对饭菜好吃与否没有兴趣。另一个说的是王安石的友人想测试一下偷偷换掉他的衣物他会不会察觉,于是便邀请他一同沐浴,待他脱去所有衣物后换掉了他原来的衣服,结果沐浴结束穿衣时他都没有察觉。这些事情是不是真实已无从考证,但这些故事会让人知道无论哪个时代都没有完人,即使是受万世爱戴的东坡先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后感 林语堂这本《苏东坡传》放在家里的书架上已经多年不读,但听樊登读书的讲解已有2-3遍,也大致了解苏东坡老先生...
    元宝雅宅规划师阅读 3,359评论 0 1
  • 本 书 价 值 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传记的开标立范之作。看一代幽默大师书写一位千古奇才,品两...
    孜孜999阅读 6,382评论 0 1
  • 本 书 价 值 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传记的开标立范之作。看一代幽默大师书写一位千古奇才,品两...
    小小的Jobs阅读 4,620评论 0 1
  • 本 书 价 值 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传记的开标立范之作。看一代幽默大师书写一位千古奇才,品两...
    内乡老彭友阅读 8,292评论 0 12
  • MASTERJIANG阅读 1,270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