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疯一次,枉活一世
从小到大,听家长和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冲动!这事再好好想想!”我知道,直到如今,在尊长们眼里,我们都还是那个冲动的少年,那个永远也不会长大的孩子。尽管,我们可能早已有了自己的孩子。
是啊,冲动是魔鬼,这个道理其实我们早已体会,或在自己身上,或在旁人那里。
小时候,我很害怕死亡,尽管死亡离我还很遥远。人死如灯灭,世界再精彩,死后却与自己再无关系。这于我实在是件可怕的事情,甚至比暑假结束交不上作业还要可怕十倍。不,是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
长大了,经历了许多欢笑和泪水后,发现人生无非就是那么点事,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慢慢地便不再害怕死亡,慢慢地视死亡为另一个开始。
人固有一死,或死得轰轰烈烈,或死得无声无息。有的人死后光照千秋,有的人死后遗臭万年。当然,轰轰烈烈、光照千秋或遗臭万年的人终究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的人死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就像这世界上不曾有过此人。时间的力量足够强大,足以抹去一个普通人的所有印迹,只有至爱亲朋还会偶尔想起关于他或她的事情。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究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不知道多少年。也许,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那天起,直到所有人都消失在茫茫宇宙中,这将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迷。
有人说,生存的意义是为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丰碑或者足迹。比如李白,他不怕别的,就怕“千载史册耻无名”。我始终认为,怀着这样一颗心的人都当得起“伟大”二字。正是有他们的存在,历史的天空才会闪耀日月群星,我们回望过去才不至于漆黑一片。
也有人说,活着就是人生的意义,仅此而已。我无权指责这种观点。生命本是伟大的,只有高低贵贱的行为,而没有高低贵贱的人生。因此,只要不危害社会、危害他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都不应当被抨击。但这样的人生观非我所欲。
如果人生只是为了活着,那与小时候完成作业没什么区别。这样的人生岂非无味无聊之极?也许,还不如当一只小猫小狗,最起码不用上学,不用上班,不用尔虞我诈,不用挣钱养家。
也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来过、走过、笑过、哭过、爱过、恨过,潇洒走一回,足矣。我不是伟人,因此这样的态度正合我心。
想要爱,就不要犹豫。向前走,就不要彷徨。也许爱了会伤到自己,但至少爱过;也许前行会碰痛自己,但努力试过。
即便有眼泪,也会成为我们来过的证据。这样,在人生旅程的终点,我会笑着挥手,感谢苍天,赐我沿途的风景。我不曾辜负它们,亦不曾辜负自己。
诸葛亮精于谋划,处事周密,非万全而不为,凡事从不弄险。自明代李贽以“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自勉后,拿李贽上联作为处世信条的人不知凡几。连毛主席他老人家都以李贽的名联相赠叶帅,想必伟大领袖是欣赏武乡侯的谨慎的。
但在我看来,李贽先生的名联恐怕是用了文人惯常的春秋笔法。障眼法就在这个“唯”字上,暗中潜藏着深意。
谨慎自然是好的,但“唯谨慎”只怕就过头了。许多人认为,正是“唯谨慎”,导致诸葛亮一伐中原时未采纳魏延之计,致使北伐徒劳无功,汉祚不复,抱憾终身。
小时候,每当我读到杜甫《蜀相》诗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时,都会扼腕长叹,心中有种想哭的冲动。虽然我不是英雄,但有几个男儿没有过英雄情结?
后来,再想起这首诗的时候,我仍然会感慨万千。与少不更事时不同,此时的我,感慨的不是命运的残忍,而是性格导致的宿命。也许,北伐不成功,的确是命,但不是天命,而是诸葛亮性格中早就注定的命。
无论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是屠狗之辈、贩夫走卒,有的时候,不疯一次,枉活一世。
活就应当活得痛痛快快,疯一次,就当给自己一个交代。输了也没什么了不起,权当是玩游戏,这次没玩好,那就再重启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