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问过一个学长,大学里最重要的是什么,他告诉我要好好利用图书馆。
大一刚入学,我就被这“皖医的心脏”震撼到了,她是那样的宏伟,那样的神秘。深深的吸引着我。在之后的三年她就成了我在身体的一部分,让我难以割舍。 她是我的大脑。第一借阅室存放着许多和医学相关的书籍。我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了医学的博大精深和自己的任重道远。这里是一个严肃与严谨的地方,有着浓重的学术氛围。每当我在学习上疑惑不解,思想上松懈懒散而怠慢专业课程的时候,我就会毫不犹豫的走进它。行走在一排排书架之间,看到一本本砖头一样厚的专业书籍,我就知道我还是渺小和无知的。一颗浮躁的心立马平静下来,毕恭毕敬的拿出书本开始阅读。
她是我的大脑,带领着我思考。 她是我的双眼。在第二借阅室里存放着的是众多的非医学书籍,这里也是我常待的地方。在这里,我可以欣赏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徐志摩的浪漫,钱钟书的淡泊…在这里,我最喜欢拿出一本书,沏上一杯茶,坐在靠近窗户的位子上,让夕阳的余晖撒在身上、桌上。一边品茶,一边品书。书中有大唐的乐章,仙乐飘飘;有华美的宋词,闪闪发光;有北国的皑皑白雪;有江南的娥眉朱砂…多么雅致,多么惬意,多么宁静,多么幸福。她是我的双眼,带我开阔眼界。 她是我的心脏。自习室算是皖医人气最旺的地方了。这里没有懒散和傲慢,只有奋斗和坚持,如果说还有其他什么的话,那就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了。自习室里是充满斗志的。不大的课桌就是我们的战场,手中的笔就是我们的武器,在各种专业书围成的战壕里,我们挥洒汗水,与各种组织器官和疑难杂症打着持久战和攻坚战。自习室又是充满温暖的。同桌帮忙打的一杯水,甚至陌生校友的一个微笑,都会化解一身的疲惫,带来满满的活力。笔下的“沙沙”声,窗外的鸟鸣声和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交相辉映,仿佛是跳动在青春五线谱上的音符,正在谱写着关于中国梦的乐章。她是我的心脏,让我充满活力和力量。 她的内涵还远不止这些。学术报告厅里,有各个领域的专家、名人的精彩演讲、报告。他们把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毫无保留的分享出来,让我感到受益匪浅。报刊杂志阅览室里,各种最新的时政新闻和最新医学研究进展融汇成知识的海洋,任我在其中畅游……
转眼间我已参加工作了,我对于图书馆除了不舍,还是不舍。还清晰的记得,图书馆顶楼的凝望,还听的到图书馆地下车库通宵的背书声,还看的见图书馆正门前拍照时的欢笑……她是那么的博大、包容和慷慨。
总是在感慨指间太宽,而时间太瘦。我不得不和她离别。我会永远记得皖医图书馆,因为在这里我付出了努力,收获了知识;挥洒了汗水,浇灌了青春。
期待我们在未来的重聚,我知道你一直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