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四,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今天是“过大年”,除夕晚上也就是“过小年”。我不知道这样的划分依据是什么,但是我们这里的人都把这些日子看得很重要。小时候爷爷告诉我,一年可以分为上元、中元、下元三个阶段,上元正是正月十四,中元是七月十四,下元就是除夕的那一天。因此这几个“节日”我们都是很隆重的对待的,这一天父辈们会买很多草纸折成约定俗成的形状,然后用毛笔在上面写上一些类似于献给哪一位祖先的字,具体的写法我已经不记得了,小时候看着爷爷写,他会给我介绍介绍,后来爷爷去世,爸爸经手时通常我们都不知道他是几时写完的。要做很多上得了桌面的菜肴,并且在做菜时做菜的人不能先尝那些菜,即使是怕自己盐放不够也要等到给祖先们敬献完了之后才能再做修正。除夕和正月十四都要去山上给逝去的亲人们上坟,七月十四我们称之为“月半”,不用去山上上坟,但是也要在家里好酒好菜敬献祖先。爷爷说,到了七月十四“月半”的时候,一年就过去了一半了。小时候都很期待着过这些节日,但是长大后由于国家法定节日的缘故,常常在“月半”的时候我们都要上课或者工作,家里剩下的人不多,就越来越淡了。
昨晚一大家子人在微信群里闲聊的时候,有人问了一句明天晚上怎么过,于是就大家都争相着回答,有人说打麻将,有人说“追黄雀”。我突然被这个词引入了无边的回忆里,“正月十四追黄雀”,这是我们小时候无比期待和欢欣一项活动。
正月十四这一天,在小时候的我们看来,是比除夕夜还好玩的日子。生活在农村,难免要种些庄稼,即使不种玉米水稻,日常蔬菜总也是要种一些的,类似黄瓜、南瓜、青菜等等。听说以前大人们经常苦恼的一件事就是,自家菜园里种的黄瓜,往往还是刚结成果实的时候,就被山里的黄雀吃了。因此不知是从哪一辈开始,就流行开了“追黄雀”这一活动。在正月十四这一天晚上,各家各户的小孩举着一串串从竹林里串来的竹子脱落的壳,用火点着,在自家的菜园子里“追黄雀”,嘴里大声喊着“黄雀,黄雀,去吃别人家的黄瓜牛儿(方言:就是刚结成果实的黄瓜)”。小时候我们总是把这一天当成盛大的节日来准备的,早在除夕刚过,小孩子们就会独自或者三五成群到竹林里去,去捡很多竹子脱落的壳回来,然后把一根棍子的头削尖,把那些壳串在上面。串得越多的小孩,总有一种不可言喻的自豪感,因为串得多,就烧得久,当别人的烧完时都会十分羡慕。那时候我们总是早早的就准备好了,只盼着吃了过年饭赶紧天黑,天黑了就迫不及待地叫上伙伴们,开始往我们的菜园子里风风火火跑去。在农村,一大家人几兄弟,菜地往往都是挨在一起的。因此在那条路过我们那里的公路还没修通之前,我们都是在几家的菜园子的路上“追黄雀的”,后来修了公路,晚上过路车少,我们就在公路上追。公路宽阔又长,可以尽兴地玩一把。只是比较孩子气的是,我们通常都是天一黑就去“追黄雀”,而等我们刚追完回到家中的时候,住在我们上面一块的小孩子们,又风风火火开始了他们的活动,而他们就往我们下面这里追。大人们看在眼里,总忍不住笑我们,“你们刚把黄雀追上去他们又给你们追回来了,白忙活了!”总之,这样一种活动在大人们看来根本无关紧要,大冬天的,连一只鸟都没有,哪存在什么追到哪里去的道理。但是孩子们乐此不疲。后来长大了,就没有心思去琢磨那些玩意儿,因为一旦有点时间都会被大人逼在家里写作业,小伙伴们也各自忙起了各自的事情,这样一个充满童趣的活动就只存在在谈论和回忆里了。现在的小孩子没有我们那时候好(hào)玩,一个个走到哪里都是低头看着手机玩各种游戏,连门都不愿意出了。而且,现在公路上车多人多,大人不放心也是一个原因。
而现在,正是很想去回味这些活动的人们,却被困在工作岗位上,不知何时才能再一次体验一番儿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