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读了钱钟书的围城,一直在跟进故事的发展,总结迟迟不敢动笔,总觉得体会得不够,了解得不深。就好像在学校里,语文老师说,你这个回答,10分只能给5分一样。但是不动笔也绝对不行,否则岂不是10分1分都拿不到?先拿5分吧,以后如果有机会检查,再看看另外的5分怎么得。
读围城需要怀着一种什么姿态?膜拜,好奇,随便?我会带着问题在读,读围城之前,我去大概了解钱钟书的生平,大略知道他在文学史上的评价,稍微体会他的时代经历。以便我能更好的代入这个故事。品味出讲故事人的出发点。
常有一种说法,我们对故事的理解,往往不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老先生已经不在,故事前后也提到,请不要对号入座,并且曾经他自己也拒绝对围城评论。所以,再怎么揣摩原意,也不一定是他真正要说的。
书很早就接触过,但是一直读不下去,太年轻的时候,体会不到这个描写婚姻的故事,觉得离自己太遥远。现在也许能读出一些味道,可能是现在我希望婚姻被好好经营,读起来应该不会太肤浅。
贯穿全书的方鸿渐,作为主角的方鸿渐,他最好的朋友评论他:是个好人,但没什么用。从露水情人鲍小姐,阿姨一样的苏小姐,暗恋对象唐小姐,直到成为妻子的孙柔嘉。围绕在方鸿渐身边。
方鸿渐经历了回国后的大起大落,面对过誉的声望,他措手不及,面对误解,嘲弄,他痛苦不堪,虽然留过洋,但是内心又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患得患失。被生活捉弄,被周围的人左右。读起来真的是不畅快。被这种夹生气裹着看完全本。
这也是看完了,迟迟不会动笔原因之一,不知道说什么。钱钟书确实是文学大家,引经据典,真的就是顺手就来,随便一个谈话内容,随手翻一个,就是一个新的见解。但是我想不通,为什么要写这种小人物的零零碎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完全可以写出一个留过洋,有见识,有抱负,并且成就抱负的一个故事?
我知道一个道理,人都会有自己的能力上限,例如一个当兵的,假如他是一个好士兵,升他做班长,假如他是一个好班长,就升他做排长,一步一步,假如他是一个好排长,但不一定是一个好连长。换到这个故事里来,钱钟书一直写的是一个小人物,而不写这个小人物一步一步向上,是不是因为小人物更容易揣摩和控制?如果一直向上,会不会超出钱钟书在现实世界的高度限制?
围城读完,网上到处找书评,看看别人是不是会有跟我类似的想法,或者有其他任何见解。
其中有一位读者提出一个想法,让我拥有了另一种视角:东藏记。
宗璞《东藏记》中写到,有一对留洋归来的年轻教授夫妇,名为有甲仁,姚秋尔。这对夫妇家住“刻薄巷”以刻薄冷漠,造谣生事著称。“说话都有些口音,细听是天津味,两三句话便加一个英文字,发音特别清楚,似有些咬牙切齿,不是胡说几句英文”。
姚秋尔说,“甲仁在英国说英文,美国人听不出是外国人,有一次演讲,人山人海,窗子都挤破了。”有甲仁则说:“内人的文章刊登在《泰晤士报》上,火车上都有人拿着看。”两人的这种互相赞美已经日常生活化了。然后,他们以刻薄人取乐,他们这样做时,只觉得自己异常聪明,凌驾于凡人智商,不免飘飘然,而毫不考虑对别人的伤害。若对方没有得到信息,还要设法传递过去。涉猎必须打中活物才算痛快,只是闭门说说会令趣味大减。
这是不是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
要不要跟着我看看这个100天修行的内容?可以跟我聊聊你的想法。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