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朱安
1906年7月,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在母亲的逼迫下娶了朱安,完婚的第三天,鲁迅就从家中出走又去了日本。对于这场“包办婚姻”",鲁迅多次对友人说:“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17年后,他遇见了比自己小17岁的许广平,后来两人相爱成婚
1947年,朱安在北京去世,在去世的前一天,鲁迅的学生宋琳去看望了朱安。此时朱安已经不能起床,但神志清醒,她泪流满面的对宋琳说:请帮忙转告许广平,希望死后能葬在大先生(鲁迅)之旁
但她的临终遗言却未能如愿以偿,她最后被葬在了鲁迅母亲的墓边,坟前连一块墓碑都没有。
朱安说: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并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
许广平在文章中这样回忆:“手弯处, 衣身上的补丁则炫着异样的新鲜色彩,好似特制的花纹,皮鞋的四周也满是补丁。人又鹘落,常从讲坛跳上跳下,因此两膝盖的大补J也掩盖不住了。一句话说完,一团的黑,那补丁呢就是黑夜的星星,特别熠耀人眼,小姐们哗笑了。”
虽说鲁迅的不修边幅和满身补丁,引来了女学生们的哗笑,但他的课堂却总是座无虚席。那时,鲁迅先生已经发表了《狂人日记》和《呐喊》,班上学生几乎都是他的“粉丝” 。许广平当然也不例外。
许广平个子高,却常常坐在第一排,她好提问题,有时会打断先生的话。但鲁迅认为她聪明,肯动脑子,有才气。即便如此,两个人的交往也仅限于课堂之上。
杨荫榆,另一身份是杨绛的姑母
杨荫榆,时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由于她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在管理上施行封建家长的粗暴方式,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强烈不满。1925年1月,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向杨荫榆递交了要她离职的宣言,这就是著名的“驱杨运动”。
-年之后,女师大的校园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运动才让两人的心贴在了一起。
当时,许广平担任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总干事,是“驱杨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就在这个时候,鲁迅先生也因为支持学生、反对杨荫榆的做法,退回了该校的聘书。
鲁迅的行动让许广平颇受振奋,她决定大着胆子,
以“受教的一个小学生”的身份,给鲁迅写信。许广平没想到,她竟然当天就收到了鲁迅先生的回信。从此以后,鲁迅与许广平的交流便逐渐增多。
1925年5月30日,著名的反帝爱国运动一五卅运动”爆发,许广平率领女师大学生组织“沪案后援会”,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在此期间,鲁迅积极发表文章,支持学生运动,成了许广平他们最信任、也最坚实的后盾。
就在这样并肩作战的日子里,鲁迅和许广平的交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
正是在这样密切的交流中,许广平发现,自己对先生的感情开始发生变化。而两人之间的师生鸿沟也慢慢被共同的思想和追求填平,感情也在步步拉近。
在鲁迅先生后来亲自编辑出版的《两地书》中,收录了许广平1925年7月15日写给鲁迅的信。信中许广平昵称鲁迅为“ 嫩弟弟”,这样的称呼足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已经发生了某种奇特的化学作用。
1925年8月8日,女师大校长杨荫榆称刘和珍、许广平等15名学生“恣意扰乱, 极端破坏”,率领军警将他们挟持。就在他们走投无路之际,鲁迅冒着风险,把自己的家做了他们的避难所。在鲁迅家里,许广平第次表达了自己炽热的情感。
这时,他们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已经升腾为爱情的火焰。
过了两年以后,两人就一起去了上海开始同居,此时许广平28岁,鲁迅46岁。在日常生活中,许广平不仅是优秀的家庭主妇,还是鲁迅文学创作的得力助手。
这么多年以来,她与鲁迅同甘共苦,在生活中,他俩还很喜欢看画展,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娱乐活动。
1929年的时候,许广平不幸遭遇难产,医生询问鲁迅是要大人还是小孩,鲁迅毅然决然的回答道要大人。
也就在那一年,他俩爱情的结晶就此诞生了,取名为海婴,因为在上海生的,还是一个婴儿,鲁迅就索性将他的名字取为海婴,读起来也很悦耳动听,虽然通俗,但是也不会显得太雷同,自那开始,也就意味着鲁迅和许广平之间新的家庭生活开始了。
到了1936年的时候,鲁迅临终前都手握许广平的手,说道:“忘记俺, 管自己的生活!”但是想想许广平是不可能会忘记鲁迅的,在1936年的10月许广平就为鲁迅写了献词,以此来怀念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