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一个年,想必有不少回家的朋友,因为受各种各样的刺激,新生出很多小目标,小计划。有一些是本来就想做的,有一些是回家见到亲朋好友,在短暂相处中有了新体悟。
今年过年没回老家,在深圳过的年,基本没什么年味儿。前几天除了去海边运动,几乎整天窝在家里补电影和剧集,后几天又天天跑图书馆,整体算充实。等到开工后,心里面却总是不踏实,隐隐有事浮在心头,模糊也不消失,象影子一样影影幢幢。
到底思考的是什么呢?并不真切,只是一个闪念,还没待人细想,这念头又飘走了。直到今天见到回家的同事,彼此交换了过年时的变化。对方觉得回家过了个年,有一些事情之前没想通的,现在想通了,也知道未来要怎么做了。再回想到我自己,一直索绕在心头的那句话,就是“为什么一定要等到若干年后,才想创业呢?为什么不是现在?为什么不是二年后?我到底在恐惧什么?在怕什么?恐怕从来没有什么完美的准备吧。”
这几天这种念头,每天都要想上好几遍。如果想做一件事,为什么不早一点开始?没有什么所谓好的机会,我也许只有亲自蹚进这条河流,才能摸清河流的水速和走向,只是站在岸边观望是没有用的。
这么多年来,创业的心不死。以前做IT时,已经做过很多准备工作。直到现在的转型,目标全部都指向一个,要么创业,要么自己终有一天能脱离组织的羁绊,能自由安排时间,少受一些人为的束缚。这个念头,心心念念了许多年,直到今年新年过后,想法更加强烈。
整体来说,我是一个理性大于感性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感性起来可以因为看电影或电视剧而哭得稀里哗啦,理性起来也会让人觉得有些无情。这么多年走下来,总体来说还算是一个考虑事情比较周全的人,虽然有时任性起来还是不管不顾,但这种任性只关乎自己,并不会伤害到他人,所以也还好。
当创业的念头再次泛起,就不想再熄灭它。或许,我真该好好筹划一下了,定个小目标,划个小期限,在这个期限前,把所有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和准备工作,都预先做好。到了期限,就直接行动,不犹豫,不彷徨,干起来。
只有把自己置身于想要的角色里,亲自去实践,才知道自己还欠缺什么,还可以做什么。不亲自跳入海里,是不会学会游泳的。我不能再等了,很多事情只在脑中想象是没有用的,得有具体的场景,得亲身去历练,才能收获到经验,哪怕失败了,也收获到失败的经验,以后就知道不要再犯那样的错误。
今天看老雾老师最新的文章,他文章中的案例实在让人心惊,别人的经历就是我们的警醒,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做那种一直贪图舒适安逸,然后在年轻时就放弃奋斗,到中年却哀叹人生是不是已到终点的人。不管别人怎么做,至少我不想这么活。宁愿奋斗到死,不想过得了无生气,生命如一潭死水。舒适和成长很难兼得,既然选择了成长,就只能一直风雨兼程。
就算不知道何时是尽头,也宁愿怀抱理想,这么熬下去。至少要勇于尝试,勇于把自己的想法努力变成现实。哪里有什么条件成熟,万无一失的好事。老雾老师说得好:“如果没有行动,时机就永不会成熟。机会是自己创造,始终与风险并存。”要想离自己的梦想近一点,废话不多说,除了行动,行动,还是行动。“唯其行动,才会为你创造机会,及各种可能。”
我只想换个正确的姿势去奋斗,去试试自己到底有多强,去试试自己到底有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