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河边常常有一二年级的小朋友玩水,由于多次有孩子落水,我在河边值班很有必要。每天都说着同样的话 ,让孩子们不要在石头上玩。只要问他们是否知道不能在石头上玩,每个孩子都说‘知道’。近日结了冰更是吸引他们想玩冰,上周还有个小朋友在经多次劝离后再次扒在石头上抓冰,终是在我没留意时掉到水中。这样,亲眼看到,甚至亲身经历的小朋友仍前赴后继的踩在石头上抓冰玩。
问:“知道不能在石头上走,容易落水吗?”
答:“知道”。
再问:“看见过落水的小朋友吗?”
答:“见过,上次我就掉水里了。”
继续问:“衣服湿了吗?”
答:“湿了,全身都湿了,老师还带我到宿舍换了,穿xxx的衣服。”
“冷吗?”
“可冷啦,我浑身都打哆嗦。”
“那怎么又踩石头抓冰了?不怕再掉水里?”
“ 嗯……”无语,赶紧溜了。
第二天,同样又有很多小朋友前来玩冰,特别想在冰上踩一脚,看看冰有多厚,再抓一块冰,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把。
小孩子的好奇心强,而抵御诱惑能力差,所以常常会明知故范,一边嘴里说着“知道”,一边做着对他们来说危险的事。
二
孩子,毕竟是孩子,七年级的孩子也常常有他们的说辞。
“老师,宿舍打扫好了。”
“好,我看一下。”
“××,地板还不太干净,拖一下吧。”
“老师,地板拖过了。”
又一间宿舍孩子来了,“老师,宿舍收拾好了。”
“被子没达到标准,来,我再教你一次。”
“老师,我会,不用教。”
再看看又一宿舍,“工具要放在统一指定的位置。”
“老师,知道,放啦。”而工具离指定位置还有一定距离。
“柜子也擦干净。”
“擦啦,老师”又一看似擦过的柜子。
“马桶有污渍,刷一刷”一间有骚味的宿舍。
“老师,xxx刚刚刷过了。”
……,如是说,如是说。孩子们总是在这样的‘知道’中达到一个个目标 ; 总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反复中慢慢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