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论语〉学习笔记430微子第十八4》

《金文诚〈论语〉学习笔记430微子第十八4》

【齐人归女乐,季恒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学习笔记】

今天是丙申年甲午月己未日,五月初二,2016年6月6日星期一。

一,归,是馈赠的馈。

孔子五十六岁那一年,鲁定公时期,孔子出任大司寇行摄相事,三月大治,卖猪羊肉的不敢哄抬物价,男女分道而行,路不拾遗,外国旅客到了鲁国城邑,不必向有司求情送礼,鲁国都给予接待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去。

齐国担心了,如果这么下去,这是国内安定富强、"国际威望"日益增长、整个儿是大国掘起的趋势啊!齐鲁接壤为邻,属于区域政治环境关系,照眼下形势,有可能三五年内改变势态格局啊!

破局。

怎么破呢?捡软柿子捏。

什么人是软柿子呢?鲁定公季桓子这两个当权人物。

拿什么捏他呢?女乐。

齐国选了八十名齐国美女,穿戴文衣,跳康乐舞,文马三十驷,送到鲁国。

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想接受下来,就找来鲁定公一起游观,两人呆了一整天。

接受馈赠后,连续三天不问政事。子路说:"夫子,我们可以走了。"孔子说:"再等等,今天是郊礼的日子,按礼,应当送祭肉到大夫家,如果仍然行礼,我还能挽救。"

郊礼的祭肉,最终没有等来。

孔子离开鲁国,前往卫国。这一行,就是十四年的列国周游。

二,为什么连一言不合都没有,说走就走了?孔子不是一辈子都在推行礼乐文化吗?为什么连礼节礼貌都不讲呢?人情呢?至少打个招呼吧?吃个分手饭送行饭什么的吧?

1,对孔子的误解都是误在表面形式上。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礼,就是玉帛之类的礼器吗?这是丢了礼的精神,套上礼的铁衣,把一个活生生的礼,固定成虚伪的表面文章了。

2,言意之辨

请问:话是实的还是虚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

中国文化有一个"言意之辨",说啊讲啊写啊画啊,都是为了什么?为了言?还是为了意?

孔子说:"予欲无言!",我不想说了。讲那么多干吗?"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所以,意思到了,话就是多余的,所以中国人讲究"忘言忘象"。

季桓子简贤弃礼,这就相当于是一篇政论作文一样了,他的观点、想法、情感、意志、政治思想、价值观⋯都在这里面了。

三,孔子这是任性吗?不负责任吗?孔子应当永不言弃坚持到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吗?

1,孔子的态度是"无所适,无所莫",也就是无可无不可,随时而中,不求一个固定的结果,如果放到今天的绩效考核表里,孔子铁定不合格嘛。

在今天的绩效考核里获得第一名的人,在孔子那里铁定不合格。

2,中国文化有"大用小用之辨",这是要通过学习文化加以体会的大学问。左宗棠一直劝戒胡雪岩要多读书,胡雪岩没听进去,也没有采纳这个意见。

总结胡雪岩商业帝国的轰然溃败,终究在读书二字上面。可以说,胡雪岩压跟儿就没听懂左宗棠的意思和作用。

当年听这件事的时候,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读书就不会溃败,为什么溃败归因于读书?读书能跟时代风云,政治角逐,时势命运等量齐观吗?为什么很多读书人连成功的边儿也没摸到过?为什么很多成功的人,没见他读书也没见他溃败呢?这个疑问跟着我转了好几年。直到今年才有领悟,总算解了一个大疑团。

子绝四:毋必,毋意,毋固,毋我。不虚不假,老老实实。

3,孔子可以行则行,可以止则止,所以为时中之圣。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论语>》张居正著

《论语正义》刘宝楠著

《论语新解》钱穆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金文诚〈论语〉学习笔记432微子第十八6》 【学习笔记】 今天是丙申年甲午月辛酉日,五月初四,2016年6月8日...
    金吾生阅读 444评论 1 0
  • 文/古尔浪洼 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很少。” 原因你可能会想得到:太忙,没时间! 真的吗?我认为的真的。 对吗?我认...
    古尔浪洼阅读 1,836评论 3 19
  • 老房子衰老的身体, 盛满了我 太多的脚印 ——东摇西晃。 一如它弯曲的肋骨里, 长出的细黄的草尖。 一如我在世界上...
    大酷_bfde阅读 321评论 5 9
  • 我以为我已经老去 但是在书里 我找到了自己 炙热如初的热忱 我以为我已经开始忘记 但是在书里 我找到了我自己 年轻...
    职场有料妹阅读 382评论 10 12
  • 假如有来世 来世我是佛祖拈在指尖的白莲 不见你斩落青丝 假如有来世 来世我是被天闸囚困万年的弱水 情作沉舟心化桨 ...
    戴乾阅读 2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