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岭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给每一个普通人指明了一条成长的路径,“早读冥写跑”。
“早”就是养成早起的习惯,周岭说他每天早起不像别人那样设置好几个闹钟,而是自然而然地起床,到点就起,这是因为他严格遵守睡眠周期。
原来,所谓的睡眠也是有周期的。
“芝加哥大学的克雷特曼与德门克在实验中发现,人的眼球会在睡觉的时候来回运动,他们根据这个运动规律发现了“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EM)规律。健康的成年人睡觉时大多是1.5小时快速眼动睡眠、1.5小时非快速眼动睡眠,两种模式不断切换,并且在最初的两个单位时间内,也就是睡着之后的前3小时中,会进行高质量的睡眠(深度非快速眼动睡眠等于熟睡),之后则是浅层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的组合。根据这一规律,人在睡眠后的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这几个节点醒来,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因此,每晚睡够6小时或7.5小时,就可以起床了,而且可以保持一个较好的精神状态,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反而会越睡越困,达不到休息的效果。
正因为有睡眠周期,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不用闹钟自然醒来,久而久之,便可养成早起的习惯,用早晨的时间去做更多事。
接下来是“读”,顾名思义,“读”就是读书,周岭说“读书不是扫视白纸上黑字的重复动作,每读一本书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次名人访谈,就是在和顶级的专家交流谈话”。
他还提出一个观点,读书没必要读得多快,也不要奢望记住全部内容,哪怕书中仅有一个点触动了你,这也是收获,读书的关键在于践行和改变,如果你因此而改变了,即使一个月只读两三本,也比一天读一本要强的多。
所谓“冥”就是冥想,冥想这个词听上去似乎有点玄学的意味,但它却是让我们保持专注,聚焦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冥想的过程中,我们要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坚持这种练习可以让人养成专注的习惯。
同时“人大脑皮层表面积增大,大脑灰质变厚,这意味着这种练习可以从物理上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所以,为了提升注意力和专注度,我们不妨试试这种方法。
“写”就是写作,这种写作不一定是文学性很强的作品,只要有想法就可以记录下来,写作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将自己输入的知识和想法输出,在输出的过程中,我们不断锻炼自己的大脑,同时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复盘和巩固。
不要将写作想的多么高大上,写作就像说话一样,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就可以了,久而久之,自然会提升写作技能。
最后就是与我们健康息息相关的“跑”,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大多数人都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放弃了运动这个习惯,或者从未正视过运动这件事。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在逐渐退化,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运动来唤醒沉睡的身体,让身体重新焕发活力。而且运动之后的思考和学习,也会增强大脑神经之间的连结,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确实有人在读完《认知觉醒》这本书之后,按照作者提供的人生“五件套”的建议进行实践,获得了很大的改变。
所以,如果你目前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不知道人生的出口在哪里,不妨试一试周岭这个方法,也许会别有洞天,即使变化不明显也没关系,这毕竟是一段难得人生体验,它充实了我们虚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