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会不会想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也老大不小了,也是个身份证揣兜里有身份的人了,也都成年了,可是你为什么还喜欢看动漫。
小时候看动画片很正常,小孩嘛基本上都喜欢看动画片,丫丫学语的时候觉得里面色彩缤纷会说话的小人好玩。再大一点小学初中了,男孩好动,喜欢战斗喜欢奥特曼打怪兽,女孩好静,喜欢美喜欢萌物喜欢青青草原上吃饱的羊。又大了一点,高中了,我还在看动画片,这时候我爹就不乐意了,每次见我在看都说。
“都多大了,还在看动画片,幼不幼稚”。
我说,“爹,你不懂,其实这里面有意义有内涵的,你过来跟我一起看看就知道了,来来来”。
我爹,“有什么内涵,在看老子抽你信不信”。于是我不说话了,下次再偷着看。
成长了,我们很少再说“动画片”这个词,而说的更多的是“动漫”,其实动画和动漫的字面意思区别不过是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总称而已。而在我理解来看,我们之所以开始称作动漫更多还是因为开始渐渐能明白这些动漫人物,故事背后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沉思和以前那个年纪不明白的东西。
《犬夜叉》这部动漫我看过三遍,第一次看上小学,觉得里面打架很酷,天天去喊着,吃我一招“爆流破”,嘭,呲,呲,还带自己配音的这种。第二次,初中的时候,拿着个p4趴在床上看完的,开始觉得故事情节有意思,会想杀生丸为什么这么恨犬夜叉这样的问题,已经开始学会思考了。第三遍看的时候,那是高考之前,当时压力蛮大,看到神乐死的那集就直接看哭了,而后看一次哭一次,被神乐那高贵至死不改的自由之心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即使就是一瞬她也感觉足够了,风之使者,本该归于天空的自由,只要你认为值得拿什么交换也就无所谓了吧。这是我三哥年纪来看《犬夜叉》所得到的不同的感受,而我以后再去看这部动漫或许又有不同的想法了。
真正觉得是动漫能给予人深刻的启发是从宫崎骏的动漫电影开始的,那时候没有时间去追很长的连载番,这种短小精炼的动漫电影刚刚好很符合我的胃口。开始看宫老的《千与千寻的神隐》,想到很多,千寻小小的纯正善良,爸爸妈妈贪吃彰显人性的贪念,无脸男默默的跟随和自私的占有,又体现了他的寂寞和对友谊的渴望。再到《红猪》这部被称作宫崎骏自传的动漫(因为里面的猪头,意大利亚德里亚海等宫老最爱的元素都有提及),里面倡导的反对战争的主题也发人深省。以及后来再看新海诚的《秒速五厘米》两小无猜的纯真感情,又让人怀念种种。
“呐,你知道樱花飘落的速度吗?”
“每秒五厘米”
多么美多么让人憧憬。
成年了,为什么我们还钟爱着动漫。就像那句词唱的“越长大越孤单”,我们越长大,遇见越多的人,经历越多的事故,很难在保持纯真,很难不变的圆滑,甚至很难不变成你曾经讨厌的样子。于是,动漫成了一个完美寄托,我们在动漫里找到曾经失去的东西,在动漫里重温曾经的英雄梦想,动漫里有我们相似的影子,那里有我们曾经的热血,有共鸣,于是便就爱了。
一句 “教练,我想打篮球”感动了曾经的多少人,我已不像曾经那样的打球,可是我仍旧喜欢着那个像《灌篮高手》里一样热爱篮球的自己,被自己曾经的热爱所感动。曾听人说“都三十了,每次看《火影忍者》还挺激动的”,是啊,一部好的动漫总是会感染人的,无关年纪,这就像《火影忍者》里面说过最多的“羁绊”吧,看着鸣人这个弱鸡一步步努力到逆袭一切的时候,是不是也觉得酣畅淋漓,好不痛快?仿佛就像自己在家洗碗的时候拯救了世界一样。
现实的创伤我们同样么通过动漫来治愈,我们管这个叫做治愈系。现实中的同性恋爱被别人鄙视,甚至让人不敢承认,可是在动漫中他们却被温柔的对待,《世界一初恋》的情人你是不是也觉得很美好?我们爱它,是因为它给了你美好。生活也许你活的孤独,不被人待见,觉得这个世界没人喜欢你了,然后你就看看《夏目友人帐》,看看夏目贵志父母双亡,被亲戚踢皮球的踢来踢去,被同学认为是怪人,可是他仍然热爱着这个事,温柔以待,你是不是又感觉到好了一点?
我们长大,可我们仍然爱着曾经的自己,爱着我们求而不得东西,爱着我们以前不懂的道理,爱着我们英雄梦想,我们同时也想被爱着。所以我们长大了,可是我们还是爱看动漫啊,无关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