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前,一位妈妈给3岁儿子讲《小红帽》,当讲到森林里大灰狼骗小红帽去采花,大灰狼偷偷跑到小红帽外婆的小木屋里,把外婆吞进肚子里……小男孩听到这里突然大哭,还一边哭一边大喊:“妈妈不要讲了,不要讲故事……”
这位妈妈很困惑地问我:“讲故事也会哭,我跟孩子解释了很多次,说故事都是假的,可他就是不听……我家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有些小朋友会被童话故事吓哭?
小朋友越小,越容易分不清想象与现实,以为故事的人物和事件是真实发生的。在这方面,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做过类似的解释,他说,1,2岁的宝宝会对图书上的可怕或灰暗的脸蛋产生恐惧情绪,有些宝宝会挪开视线不敢看或惊恐逃离,有些勇敢的宝宝会伸手拍打。孩子5,6岁前,对暴力故事的恐惧经常发生。
如果从孩子大脑的角度解释,小朋友的想象力很丰富,当他们在听爸妈讲故事时,能轻易地把故事转换成图像场景,想象的场景常常能轻易地跳过了思考的过程,直接启动大脑的情感处理机制。当小朋友听的是暴力或恐怖情节的故事时,会轻易地触动孩子的恐惧情绪。
有一位妈妈说,她的女儿3岁多,有一天晚上听了《七只乌鸦》后,晚上做恶梦,梦中喊“妈妈,我不要切手指”,《七只乌鸦》里,小女孩为了救她的七个哥哥,在城门切掉小指……
当然,也有部分的小朋友会相对地勇敢,即使当他们听到恐怖的童话故事,他们也不会有过大的情绪波动。
现状:不少经典的童话故事都有暴力场景?
《踩着面包走的女孩》,在故事中,女孩不仅掉进了地狱,还因为太饿了,她肚子里的内脏相互咬起来;《卖火柴的小姑娘》,长期被爸爸殴打,最后饿死在街边;《红舞鞋》的小女孩,砍掉了双脚;《灰姑娘》的结尾,两个姐姐的眼睛被鸟啄掉;《莴苣姑娘》中,王子的眼睛被刺瞎;《兔子新娘》,兔子把小女孩强迫回家当新娘;《白雪公主》的继母让仆人杀死白雪公主,虽然仆人不忍,但还是把白雪公主带进森林,希望野兽帮他完成任务……
为什么这么多经典童话都有暴力场景?其实幼儿说在上面提及的童话版本已经是历经多次修改后的版本了,你如果有机会翻看一些旧童书,会发现一个相同的童话故事,细节或结局与现在的版本已经有很大的差异。因为这些经典童话,一开始作者的创作目的,是给成年人看的,而不是小孩。比如格林兄弟,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就是因为创作了这些童话而成为畅销书作家。虽然改版了不少,但不少经典童话仍旧带着一些暴力的情节。
近代的一些童书,有些也可能包含某些暴力的不适合小朋友听的故事情节,所以父母们在给小朋友选择童书时,最好先翻看筛选一下。
当孩子听故事时害怕恐惧怎么办?
如果父母们不小心还是给孩子读了有暴力情节的童书,当看到孩子表情恐惧时,应该及时停止。因为当孩子有恐惧表情或哭闹时,表明孩子的心智还不适合听这样的童话。如果父母不以为意,可能会影响孩子对故事绘本的兴趣。
我家儿子2,3岁时,有一次我给他讲三只小猪,当讲到后面野狼爬上烟囱时,儿子突然紧张地用手压住书,跟我说:“妈妈不要讲了”,我突然意识到孩子可能已经想象到三只小猪被野狼吃掉了。我立即决定“改童话”,我说,“当野狼刚往上爬,放了个大屁,紧接着,它就像火箭一样飞到天上,最后不见了。”说完,我就把绘本合上了。儿子哈哈大笑起来,紧张情绪也消失了。后来,儿子5,6岁时自己翻看了绘本,我也没再发现他因为野狼爬上烟囱而不敢看了。
可是,当孩子已经受到暴力故事的伤害,怎么办?
可以暂停讲故事几天,有些孩子会因为害怕而拒绝所有绘本,不建议父母强迫;如果孩子不拒绝,妈妈可以选择一些快乐的绘本给孩子讲,帮助孩子尽快淡忘恐惧。
我曾经给一个小朋友送了一小袋“魔鬼饼干”,饼干做成一个个的小魔鬼形状。我问:“觉得可怕吗?”小女孩点头。我说:“你从恐怖故事听到的,是假的,就像这些魔鬼饼干,它们是制作饼干的叔叔阿姨用手捏出来的,你可以把你脑瓜里的所有害怕的东西,当成一块块魔鬼饼干,当你吃完了这袋饼干,它们就全部消失了,要不要试试?”小女孩笑了,心理暗示也起了作用,当她全部吃完了饼干,就变得轻松了。
如果父母们找不到魔鬼饼干,可以使用其他暗示,比如画画等。
所以,父母们给孩子讲故事时,需要考虑故事是否适合讲给孩子听,以保证孩子获得愉悦的故事感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