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巡视延时班。正常情况下一二年级学生2:55放学,其他年级3:45放学。延时班这个班都是一年级的小朋友。
多数孩子看到家长都是满脸喜悦,赶紧收拾东西回家。可是,一位奶奶说来接小孙子。在讲台前签好名字后,就走到旁边一个空座位上坐了下来。我有些诧异:不赶紧接孩子回家,还要在这里歇一会儿吗?我抬头看看,没发现哪个孩子在收拾书包,所以也弄不清她要接谁。
过了大约十分钟了,那位奶奶毫不着急,东看看西看看地打量教室,和我的目光遇上了就笑一笑,眼睛也往后边扫一下。我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那视线方向有四五个小男孩,有的看书,有的玩玩具,有两个在小声嘀咕,没有一个有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样子。看来每天都是这样,孩子们也习惯了。
我更奇怪了,问她:您接谁呀,让他收拾东西吧!那位奶奶摇摇头:可磨蹭了!收拾一下就得玩一会儿。哪回都这样。
您倒是催他一下啊,要不帮他收拾。因为有一些家长也这样做。
唉。那奶奶摇摇头:他妈不让管,我也就不管了。爱怎么磨蹭就怎么磨蹭吧,也不能因为这个老是吵架啊!
由教育孩子触及到婆媳相处问题,我也无话可说了。
又过了十多分钟,中间有好几个孩子被接走了。多数孩子看到家长后都是赶紧欢欢喜喜地收拾东西,然后高高兴兴地和老师再见,和家长一起回家了。见伙伴都走了,奶奶的小孙子——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终于也开始收拾东西,最后拉着奶奶回家了。
这个男孩每天都不愿意回家,是不是因为回家后没有伙伴呢?还是因为家里的人员之间关系不好,让孩子感到压抑不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