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文章我们谈了养成习惯的前两个步骤:触发和行动。
养成习惯的第三个步骤:给自己设计“多变的筹赏”。
也就是给自己设计做一件事情的回报。这点上是很好理解的,因为人都是趋利的,只有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才会持续做下去。
那为什么需要“多变”呢?因为大脑中有个不为叫伏隔核。伏隔核的活跃,会让人感到兴奋和激动。根据对赌博者的神经学研究,其实赌博者在拿到酬金的一刻,伏隔核并没有明显的活跃;相比之下,在他们期待获得酬金时,伏隔核要活跃得多。也就是说,在还没得到一件你渴望的东西时,你就会感到最为兴奋。得到之后,反而没有那么兴奋。
这就说明,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是对筹赏和回报的渴望。筹赏和回报的多变形,会使大脑中的伏隔核更加活跃,会促使人产生更多渴望。
比如我们看朋友圈成为了一种恒定的习惯,因为微信朋友圈提供了充满变化的社交赞赏,我们会好奇,是不是有人点赞,谁点赞了;以及下面有什么人在留言,要不要回复。
比如我们喜欢打游戏,也是因为游戏能够有这种即时的多变的筹赏。
那么我们就要根据这种大脑特质,给自己制造“多变的筹赏”,让自己在一件事情上可以拥有持续的动力。在写作这个习惯养成上,我特别感谢“简书”这个写作平台,因为在2016年底我就开始着手写作计划,断断续续持续了半年,然而没有养成真正的习惯,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用了“简书”,因为每天发送的文章都有不同的人点赞或者赞赏,所以让我非常的有动力继续下去。
我给自己的很棒的“多变的筹赏”还有一种是每个100天计划都会启用新的笔记本,这就让我对于新的开始充满着期待。
你也可以给自己设置这种“多变的筹赏”,让自己在一件事情上可以拥有持续的动力。
养成习惯的第四个步骤:投入
如果要想形成习惯,那么就一定要让自己形成习惯和依赖性,这就需要我们每天都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做这件事情。这种投入会让对所做的事情产生情感上的依赖。
全情投入的时机最好是在享受了多变的筹赏之后,这样自己就会更容易接受,例如我在完成第三个100天自我管理计划后,我决定在第四个百天计划开启插图式笔记,这就是选择了一个好的时机。因为一篇插图式笔记需要用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这种时间让自己对于自己做的笔记有了更多的情感依赖。
我们要选择的投入一定要是循序渐进的,如果一开始就要求自己投入更多,会让自己产生逆反心。例如第一个百天计划我仅仅是每天画一幅简笔画,到了第二个百天计划我就增加了英文原版书的阅读,带了第三个百天计划我增加了每天写1500字的文章,到了第四个百天计划时,我每天就能很轻松的完成图文并茂的中文笔记一页、英文笔记一页、字帖一页和一篇1500字的文章。假设我第一个百天计划就给自己定了很多的内容,估计我也持续不下去这个百天计划了。
心理学家和行为经学领域已经有很多实验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在一件事情投入越多,就越能帮助这个人对某件事情建立好感。比如心理学家发现了一种现象叫“宜家效应”。宜家效应的意思是,人们总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像一架出售的需要用户自己组装的家具一样,用户对自己参与了某个环节的产品,会产生一种非理性的喜爱。
我鼓励周围的人去把每天学习的内容做记录,每天写一页,最好是图文并茂,这样一方面因为投入了时间而产生了依赖,另一方面因为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格外有成就感。
根据以上四个步骤,相信你也可以养成一些好习惯啦!
在正式的开启养成好习惯的计划前,还是请再认真思考一下这五个问题:
1、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养成的这个习惯是用来缓解你的哪些痛苦?
2、你身边有没有已经把你想做的事情做得很好的人?她们是怎么做到的?她们每天在做些什么?
3、为了开启你的新习惯,你每天需要做哪些简单的事情?怎样把这件事情简化到你的能力范围之内?
4、你打算用哪些视觉化呈现的方式作为“多变的筹赏”?
5、你每天打算投入哪些时间来做这些事情?
愿你我都能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
内容参考:尼尔•艾亚尔、瑞安•胡佛,《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